第一章 前言 | 第1-10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7页 |
·研究现状及应用概况 | 第7-9页 |
·本文要做的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粘弹性流体本构理论 | 第10-18页 |
·线性粘弹模型 | 第10-11页 |
·应力松弛和蠕变 | 第11-12页 |
·松弛函数 | 第11-12页 |
·蠕变函数 | 第12页 |
·随体导数 | 第12-15页 |
·随体坐标系 | 第12-13页 |
·随体导数 | 第13-15页 |
·共转导数 | 第15页 |
·共转坐标系 | 第15页 |
·共转导数 | 第15页 |
·广义时间导数 | 第15-16页 |
·应力张量与应变率张量之间的关系 | 第16页 |
·速率型本构方程 | 第16-18页 |
·上随体Maxwell 本构方程 | 第17页 |
·下随体Maxwell 本构方程 | 第17页 |
·共转 Maxwell 本构方程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粘弹性流体在内管做轴向运动的偏心环空中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18-32页 |
·假设条件 | 第18页 |
·RIVLIN-ERICKSEN 形变张量分量 | 第18-20页 |
·速度 | 第18-19页 |
·形变张量 | 第19-20页 |
·柱坐标系下本构方程的分量形式 | 第20-25页 |
·上随体Maxwell 本构方程的分量形式 | 第20-22页 |
·下随体Maxwell 本构方程的分量形式 | 第22-23页 |
·共转 Maxwell 本构方程的分量形式 | 第23-25页 |
·柱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 | 第25页 |
·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25-28页 |
·物理模型 | 第25-26页 |
·基本方程的简化 | 第26-27页 |
·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27页 |
·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27-28页 |
·柱坐标系下的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双极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 | 第29-32页 |
·双极坐标系 | 第29页 |
·坐标变换公式 | 第29-30页 |
·简化后双极坐标系下的本构方程 | 第30-31页 |
·双极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 | 第31页 |
·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环空流场应力方程的建立 | 第32-40页 |
·控制容积法 | 第32-33页 |
·控制容积公式 | 第32页 |
·离散化实例 | 第32-33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33-37页 |
·选取共转 Maxwell 本构模型 | 第33-36页 |
·选取下随体Maxwell 本构模型 | 第36-37页 |
·径向应力方程 | 第37-40页 |
·选取共转 Maxwell 本构模型 | 第37-39页 |
·选取下随体Maxwell 本构模型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粘弹性流体在内管做轴向运动的偏心环空中定常流动的数值计算 | 第40-53页 |
·迭代方法的选取 | 第40页 |
·计算步骤 | 第40-41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1-53页 |
·选取下随体Maxwell 本构模型 | 第41-46页 |
·选取共转 Maxwell 本构模型 | 第46-51页 |
·聚驱井抽油杆偏磨原因及预防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