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静电除尘器应用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9-11页 |
| ·静电除尘器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9-10页 |
| ·影响静电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 第10页 |
| ·电除尘器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 ·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高比电阻电除尘器新技术 | 第13-15页 |
| ·捕集高比电阻粉尘的电除尘器 | 第15-18页 |
| ·捕集高比电阻粉尘电除尘器供电控制的新技术 | 第18-19页 |
|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 第19页 |
| ·解决高比电阻收尘效果的方案 | 第19-21页 |
| ·降低粉尘比电阻的方法 | 第19-20页 |
| ·抑制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的供电方式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结构形式的设计及依据 | 第22-26页 |
| ·静电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2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结构的提出 | 第22-23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设计依据 | 第23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结构 | 第23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优点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场强研究 | 第26-32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极间电场分析 | 第26-30页 |
| ·极间场强分布 | 第26页 |
| ·线-板极间场强 | 第26-29页 |
| ·板-板极间场强 | 第29-30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电场 | 第30页 |
| ·普通电除尘器和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收尘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 ·普通线-板电除尘器收尘过程分析 | 第30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收尘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的收尘机理及实验研究 | 第32-44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收尘机理 | 第32-34页 |
| ·除尘器内粒子的荷电与荷电粒子的运动 | 第32-33页 |
| ·收尘机理研究 | 第33-34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收尘效率实验研究 | 第34-43页 |
| ·电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分析 | 第34-41页 |
| ·模拟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 ·模拟前的基本假设 | 第38-39页 |
| ·模拟结构及讨论 | 第39-41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电除尘器收尘性能实验研究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六章 伏安特性实验研究 | 第44-50页 |
| ·电除尘器的伏安特性及其反电晕 | 第44-45页 |
| ·发生反电晕时的伏安特性 | 第44-45页 |
| ·新型高效高比电阻除尘器的伏安特性研究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七章 反电晕击穿厚度与恒流控制及清灰周期 | 第50-60页 |
| ·反电晕击穿厚度与清灰周期 | 第50-53页 |
| ·收尘极板上带电粉尘层中的荷电量分布 | 第51-52页 |
| ·带电粉尘层的电场分布与反电晕击穿厚度 | 第52-53页 |
| ·反电晕击穿厚度与恒流源控制及清灰周期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53-56页 |
| ·粉尘层反电晕击穿厚度的实验研究 | 第56-59页 |
| ·实验装置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