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归条件持续期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1.1.1 金融高频数据 | 第12-15页 |
1.1.2 传统计量模型的困惑 | 第15页 |
1.1.3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ACD 模型研究 | 第21-35页 |
2.1 ACD 模型 | 第21-25页 |
2.1.1 高频数据的计量框架 | 第21-23页 |
2.1.2 标记的点过程 | 第23页 |
2.1.3 ACD 模型 | 第23-25页 |
2.2 ACD 模型的分布假设及其估计方法研究 | 第25-32页 |
2.2.1 EACD 模型 | 第26-28页 |
2.2.2 WACD 模型 | 第28页 |
2.2.3 GACD 模型 | 第28-30页 |
2.2.4 BACD 模型 | 第30-32页 |
2.3 ACD 模型的发展 | 第32-34页 |
2.3.1 强型ACD 模型 | 第32-33页 |
2.3.2 弱型ACD 模型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制度背景与数据描述 | 第35-43页 |
3.1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制度 | 第35-37页 |
3.1.1 电子交易系统下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 | 第35页 |
3.1.2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 | 第35-37页 |
3.2 数据描述 | 第37-38页 |
3.3 数据预处理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ACD 模型分析 | 第43-61页 |
4.1 ACD 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43-55页 |
4.1.1 样本描述与检验 | 第43-46页 |
4.1.2 模型估计结果 | 第46-52页 |
4.1.3 残差检验 | 第52-54页 |
4.1.4 实证分析 | 第54-55页 |
4.2 引入微观变量的ACD 模型 | 第55-59页 |
4.2.1 微观结构假设 | 第56-57页 |
4.2.2 模型构造 | 第57-58页 |
4.2.3 实证分析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基于高频数据的股票流动性度量研究 | 第61-69页 |
5.1 流动性及其度量指标 | 第61-63页 |
5.1.1 流动性及其特征维度 | 第61页 |
5.1.2 传统的流动性度量指标 | 第61-63页 |
5.2 基于超高频数据的流动性度量指标 | 第63-65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65-68页 |
5.3.1 模型估计 | 第65-67页 |
5.3.2 实证结论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附录B(本文的主要程序) | 第77-82页 |
附录C(调整后的价格持续期序列自相关检验) | 第82-84页 |
附录D(全部股票的估计结果及残差检验结果) | 第84-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