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四白等穴与胃的延髓特异性联系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经脉(穴)—脏腑相关的研究背景第16-20页
 1 中医学对经脉(穴)—脏腑相关理论的认识第16-17页
 2 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中枢机制研究第17-19页
 3 四白参与胃功能调节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第二部分 针刺大鼠四白等穴传入信息对孤束核(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第20-2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0-22页
   ·动物第20页
   ·仪器第20-21页
   ·软件第21页
   ·方法第21-22页
 2 结果第22-29页
   ·NTS神经元对体表刺激的反应第22-27页
   ·体表刺激NTS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第27-29页
第三部分 胃扩张和针刺大鼠四白等穴传入信息对孤束核(NTS)神经放电整合的影响第29-3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9-31页
   ·动物第29页
   ·仪器第29-30页
   ·软件第30页
   ·方法第30-31页
 2 结果第31-39页
   ·NTS胃扩张相关神经元对体表刺激的反应第31-37页
   ·胃扩张兴奋性神经元中对体表刺激亦为兴奋性反应的神经元频率变化比较第37-39页
第四部分 针刺大鼠四白等穴和胃扩张传入信息在孤束核的汇聚—c-fos表达的研究第39-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动物第39页
   ·实验仪器第39-40页
   ·实验试剂第40页
   ·实验分组及电针参数设置第40页
   ·免疫组化所用各种溶液的配制第40-41页
   ·免疫组化的检测第41-42页
   ·统计分析第42页
 2 结果第42-47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47-59页
 1 NTS参与胃功能调节的机制及体表内脏诱导fos表达的意义第48-51页
   ·NTS结构及其参与胃功能调节的机制第48-49页
   ·c-fos及其表达的意义第49-51页
 2 经脉-脏腑相关的神经科学基础第51-56页
   ·同神经节段理论支配的经脉(穴)—脏腑相关研究第51-54页
   ·口面部和躯体传入与NTS联系的神经科学基础——超神经节段研究第54-56页
 3 足阳明经穴与胃相关延髓特异性联系的经络学说解释第56-59页
小结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综述第65-72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题录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妥泰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剖胸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