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构件模型研究及其在水利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 第1-37页 |
1.1 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结构 | 第14-17页 |
1.1.1 服务的概念 | 第15页 |
1.1.2 SOA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1.1.3 SOA的特性 | 第16页 |
1.1.4 SOA的技术优势 | 第16-17页 |
1.2 几种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 | 第17-32页 |
1.2.1 Web Services | 第17-21页 |
1.2.2 语义Web | 第21-25页 |
1.2.3 软件构件技术 | 第25-29页 |
1.2.4 软件Agent技术 | 第29-32页 |
1.3 几种相关软件开发方法的比较 | 第32-33页 |
1.4 研究WEB构件的意义 | 第33-35页 |
1.4.1 当前软件开发方法研究的主要特征 | 第33-34页 |
1.4.2 当前软件开发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1.4.3 Web构件模型研究的意义 | 第35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35-37页 |
第二章 WEB构件概念模型 | 第37-48页 |
2.1 WEB构件的定义 | 第37页 |
2.2 WEB构件的界定 | 第37-41页 |
2.2.1 基本特征 | 第37-39页 |
2.2.2 特性 | 第39-40页 |
2.2.3 与其他软件开发方法之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2.3 WEB构件的组成 | 第41-46页 |
2.3.1 本体 | 第42-43页 |
2.3.2 接口描述 | 第43页 |
2.3.3 服务模型 | 第43-45页 |
2.3.4 Web构件的推理机制 | 第45-46页 |
2.3.5 服务基础 | 第46页 |
2.4 WEB构件的描述 | 第46-47页 |
2.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WEB构件逻辑框架 | 第48-63页 |
3.1 认知模型与形式化方法 | 第48-51页 |
3.1.1 认知模型 | 第48-49页 |
3.1.2 形式化方法 | 第49-51页 |
3.2 基于认知模型的WEB构件描述框架 | 第51-54页 |
3.2.1 几个假定条件 | 第51-52页 |
3.2.2 逻辑框架-BWICS | 第52-54页 |
3.3 BWICS对WEB构件推理过程的模拟 | 第54-56页 |
3.3.1 感知信息 | 第54-55页 |
3.3.2 动态调整目标 | 第55-56页 |
3.4 BWICS的公理体系 | 第56-62页 |
3.4.1 可能世界基本公理系统 | 第56-61页 |
3.4.2 BWICS公理系统 | 第61-62页 |
3.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WEB构件的行为规约机制 | 第63-80页 |
4.1 基本概念 | 第63-65页 |
4.1.1 Web构件的行为规约 | 第63-64页 |
4.1.2 Web构件契约 | 第64页 |
4.1.3 Web构件行为协议 | 第64-65页 |
4.2 WEB构件静态行为规约 | 第65-72页 |
4.2.1 Web构件服务功能的构成 | 第65-66页 |
4.2.2 Web构件服务操作的规约 | 第66-70页 |
4.2.3 Web构件行为协议 | 第70-72页 |
4.3 WEB构件行为动态重构原理 | 第72-78页 |
4.3.1 Web构件心智状态的初始化 | 第72-73页 |
4.3.2 信念的维护 | 第73-75页 |
4.3.3 目标的管理 | 第75-78页 |
4.4 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基于语义的WEB构件描述方法 | 第80-104页 |
5.1 对WEB构件描述语言的需求 | 第80-84页 |
5.1.1 对Web构件描述语言的要求 | 第80-81页 |
5.1.2 语义Web描述语言 | 第81-84页 |
5.2 OWL-S语言的基本组成 | 第84-93页 |
5.2.1 对概念集的描述 | 第84-88页 |
5.2.2 描述行为特征 | 第88-92页 |
5.2.3 映射的描述 | 第92-93页 |
5.3 WEB构件描述方法 | 第93-103页 |
5.3.1 Web构件概念集 | 第93-96页 |
5.3.2 Web构件操作行为 | 第96-99页 |
5.3.3 Web构件接口描述 | 第99-103页 |
5.4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水利领域应用系统建模分析 | 第104-119页 |
6.1 水利领域应用背景 | 第104-105页 |
6.2 水利领域应用的特点 | 第105-106页 |
6.3 水利领域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106-108页 |
6.3.1 水利领域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6-107页 |
6.3.2 相应的对策 | 第107-108页 |
6.3.3 Web构件在水利领域软件开发中的优势 | 第108页 |
6.4 WEB构件在水利领域中的建模方法 | 第108-112页 |
6.4.1 基于Web构件的水利领域建模过程 | 第108-110页 |
6.4.2 Web构件的提取 | 第110-112页 |
6.4.3 水利领域应用框架的设计 | 第112页 |
6.5 实例:枯水期径流预报系统建模 | 第112-118页 |
6.5.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13-114页 |
6.5.2 系统业务构成 | 第114-115页 |
6.5.3 系统概念结构 | 第115页 |
6.5.4 Web构件的划分及应用框架的描述 | 第115-118页 |
6.6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9-121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119页 |
7.2 进一步的研究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主要论著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