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滨海相软土高速公路路基填土临界高速分析
| 摘要 | 第1-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7页 |
| 1.4 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第17-19页 |
| 2 滨海相软土路基填筑期的临界高度分析 | 第19-30页 |
| 2.1 临界高度与沉降关系 | 第19-24页 |
| 2.2 临界高度与侧向位移关系 | 第24-27页 |
| 2.3 临界高度与孔压关系 | 第27-29页 |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 3 苏北滨海相软土路基填筑期的临界高度机理分析 | 第30-38页 |
| 3.1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地质成因 | 第30-31页 |
| 3.2 汾灌、徐连线软土地基的竖向层次划分 | 第31-32页 |
| 3.3 软土地基工程特性 | 第32-34页 |
| 3.4 临界高度形成机理 | 第34-37页 |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 4 临界高度与软土地基地质工程条件关系 | 第38-50页 |
| 4.1 临界高度的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 4.2 软土地基对临界高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 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 第42-47页 |
| 4.4 临界高度与硬壳层厚度软土层厚度关系 | 第47-49页 |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 5 临界高度的确定 | 第50-67页 |
| 5.1 确定方法概述 | 第50-60页 |
| 5.2 土力学临界高度的理论公式推导 | 第60-65页 |
| 5.3 实例计算 | 第65页 |
| 5.4 小结 | 第65-67页 |
| 6 结论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