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 第1-19页 |
| ·细菌纤维素的发现 | 第9页 |
| ·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 | 第9-11页 |
| ·细菌纤维素的生化合成途径 | 第9-10页 |
| ·纳米纤维丝带的形成 | 第10-11页 |
| ·细菌纤维素合成的调控体系 | 第11页 |
|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13页 |
|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 | 第11-12页 |
| ·细菌纤维素的性质 | 第12-13页 |
|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 第13-15页 |
| ·食品工业 | 第13-14页 |
| ·生物医学 | 第14页 |
| ·造纸工业 | 第14页 |
| ·声学器材 | 第14-15页 |
| ·油田工业 | 第15页 |
| ·其他 | 第15页 |
| ·细菌纤维素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和理化特性方面 | 第15-16页 |
| ·生物合成机制方面 | 第16页 |
| ·提高产量途径方面 | 第16-17页 |
| ·拓宽应用方面 | 第17页 |
|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 ·材料 | 第19-20页 |
| ·菌种 | 第19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 ·方法 | 第20-27页 |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0页 |
| ·培养方法 | 第20-21页 |
| ·基础发酵液组成的确定 | 第21页 |
| ·基础发酵液组成的优化 | 第21-22页 |
| ·发酵罐试验 | 第22-24页 |
| ·发酵参数的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产物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25-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9页 |
| ·培养基成分的确定与优化 | 第27-33页 |
| ·培养基成分配比的确定 | 第27-28页 |
| ·优化培养基 | 第28-33页 |
| ·静置培养发酵参数测定 | 第33-34页 |
| ·纤维素的形态观察 | 第34-36页 |
| ·菌体吐丝现象 | 第34页 |
| ·培养方式对纤维素表观形态的影响 | 第34-36页 |
| ·ACETOBACTER XYLINUM NUST4.2扩大培养 | 第36-38页 |
| ·12.8L发酵罐扩大培养 | 第36-37页 |
| ·200L发酵罐扩大培养 | 第37-38页 |
| ·产物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38-49页 |
| ·FT-IR分析 | 第38-43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44页 |
| ·TEM分析 | 第44-45页 |
| ·吸水性分析 | 第45页 |
| ·拉伸试验 | 第45页 |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45-49页 |
| 4 讨论 | 第49-53页 |
| ·培养基成分的影响 | 第49页 |
| ·发酵罐试验的讨论 | 第49-50页 |
| ·有关结构方面的研究 | 第50页 |
| ·纤维素性质分析 | 第50-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