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一、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 第9-14页 |
(一) 立法目的的演变与分析 | 第9-11页 |
(二) 立法目的的价值取向 | 第11-12页 |
(三)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 第12-14页 |
二、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 第14-29页 |
(一) 处罚法定原则 | 第16-18页 |
1、处罚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16页 |
2、处罚法定原则的含义 | 第16-17页 |
3、处罚法定原则的价值所在 | 第17-18页 |
(二) 过罚相当原则 | 第18-20页 |
1、过罚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2、过罚相当原则的含义 | 第18-19页 |
3、过罚相当原则的价值在于从实体上限制治安处罚的自由裁量权 | 第19-20页 |
(三) 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 第20-24页 |
1、处罚公开、公正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的含义 | 第21-23页 |
3、确立处罚公开、公正原则的意义 | 第23-24页 |
(四) 保障和尊重人权原则 | 第24-27页 |
1、保障和尊重人权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保障和尊重人权原则的含义 | 第26-27页 |
3、确立保障和尊重人权原则的意义 | 第27页 |
(五)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 第27-29页 |
1、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符合构建和谐社会需求 | 第27-28页 |
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内涵 | 第28-29页 |
3、把握好教育与处罚两者的关系 | 第29页 |
三、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制度 | 第29-36页 |
(一) 回避制度 | 第29-30页 |
(二) 听证制度 | 第30-31页 |
(三) 告知制度 | 第31-33页 |
(四) 调解制度 | 第33-34页 |
(五) 执法监督制度 | 第34-36页 |
四、立法缺憾 | 第36-42页 |
(一) 行政强制措施制度设置不够规范 | 第36-37页 |
(二) 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仍然排除了听证的规定 | 第37-39页 |
(三) 执法监督制度对治安处罚权制约缺乏力度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