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7-21页 |
1. 铬的无机化学特点 | 第7页 |
2. 铬(Ⅲ)的生物学功能 | 第7-12页 |
2.1 铬(Ⅲ)生物学功能的发现 | 第7-8页 |
2.2 铬(Ⅲ)参与的人体代谢 | 第8页 |
2.3 铬(Ⅲ)的生理需要量 | 第8-9页 |
2.4 铬的毒理学性质 | 第9-10页 |
2.5 有机铬化合物的研究开发 | 第10-11页 |
2.6 铬的检测 | 第11-12页 |
3. 啤酒酵母对铬的生物转化 | 第12-15页 |
3.1 铬(Ⅲ)的优良载体-啤酒酵母 | 第12-13页 |
3.2 富铬酵母的开发 | 第13-14页 |
3.3 富铬酵母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3.4 铬赋存形式的研究 | 第15页 |
4. 啤酒酵母对铬的生物吸附 | 第15-20页 |
4.1 生物材料对金属的吸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4.2 生物材料吸附无机铬的研究 | 第19-20页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1 酵母的酶解破壁 | 第21页 |
2.2 富铬酵母组分分离 | 第21-22页 |
2.2.1 富铬酵母RNA的分离及纯度、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2.2 富铬酵母DNA的分离及纯度、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2.3 富铬酵母蛋白质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2.2.4 富铬酵母小分子、脂类、多糖的分离 | 第22页 |
2.2.5 普通酵母样品的分离和测定 | 第22页 |
2.3 铬(Ⅲ)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2.4 铬(Ⅲ)的赋存形式测定 | 第22页 |
2.5 生物吸附剂对铬(Ⅲ)的吸附 | 第22-23页 |
2.5.1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 第22-23页 |
2.5.2 吸附操作 | 第23页 |
2.5.3 吸附量的计算 | 第23页 |
2.5.4 生物吸附特性测定 | 第23页 |
3. 仪器装置及试剂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第24-36页 |
1. 铬(Ⅲ)在酵母细胞中的分布 | 第24-27页 |
1.1 酵母的DNA、RNA和蛋白质提取率 | 第24页 |
1.2 酵母的DNA,RNA纯度 | 第24-25页 |
1.3 铬(Ⅲ)在酵母细胞物质中的含量 | 第25-26页 |
1.4 铬(Ⅲ)在酵母细胞物质中的浓度 | 第26-27页 |
2. 铬(Ⅲ)在酵母细胞中的的赋存形式 | 第27-28页 |
2.1 固体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27页 |
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3. 酵母蛋白质吸附实验 | 第28-36页 |
3.1 酵母蛋白质与酵母干粉吸附效果的对比 | 第29页 |
3.2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3.4 铬(Ⅲ)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 | 第30-32页 |
3.5 最佳吸附条件的探索 | 第32-34页 |
3.6 固体紫外光谱法测定生物吸附特性 | 第34-36页 |
第四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