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综述一 中医综述 | 第11-19页 |
1、中风的历史溯源 | 第11-12页 |
2、中风证候学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综述二 西医综述 | 第19-26页 |
1、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 | 第19-23页 |
2、急性脑血管病的个体化医疗 | 第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6-78页 |
前言 | 第26页 |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临床资料 | 第26页 |
2、诊断标准 | 第26页 |
3、纳入标准 | 第26-27页 |
4、排除标准 | 第27页 |
5、研究设计方案 | 第27页 |
结果 | 第27-75页 |
1、一般资料 | 第27-28页 |
2、危险因素 | 第28-30页 |
3、中经络与中脏腑 | 第30页 |
4、证候指标的聚类分析 | 第30-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1、首发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的证候指标聚类分析 | 第75页 |
2、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的证候指标聚类分析 | 第75页 |
3、相关危险因素的证候指标聚类分析 | 第75-76页 |
4、中经络与中脏腑患者的证候指标聚类分析 | 第76-77页 |
5、问题及展望 | 第77页 |
参考资料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83页 |
附件一 脑梗死诊断要点 | 第78页 |
附件二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 | 第78-80页 |
附件三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