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写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β-内酰胺类药物的发展现状 | 第8-14页 |
·青霉素类抗生素 | 第8-10页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第10-11页 |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第11-14页 |
·碳青霉烯类 | 第11-13页 |
·青霉烯类 | 第13页 |
·新型头孢类 | 第13-14页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半合成现状 | 第14-18页 |
·头孢菌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中间体7-ADAC的生产 | 第16-17页 |
·CAH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前景 | 第18页 |
·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转化菌种的选育、条件优化、产物纯化及结构确证 | 第22-40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22-23页 |
·菌种 | 第22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主要试剂及溶液 | 第22-23页 |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枯草杆菌6633和枯草杆菌63051的转化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粘红酵母SIPI-04701的转化活性测定 | 第24-25页 |
·粘红酵母的紫外诱变筛选 | 第25页 |
·培养参数的优化 | 第25-26页 |
·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25页 |
·培养温度的选择 | 第25页 |
·摇瓶装量实验 | 第25-26页 |
·培养基的优化 | 第26页 |
·碳源试验 | 第26页 |
·氮源试验 | 第26页 |
·正交试验 | 第26页 |
·转化条件实验 | 第26-27页 |
·转化温度实验 | 第26页 |
·反应最佳pH的确定 | 第26页 |
·底物浓度实验 | 第26-27页 |
·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27页 |
·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27页 |
·TLC鉴定 | 第27页 |
·HPLC鉴定 | 第27页 |
·MS、~1H-NMR及~(13)C-NMR鉴定 | 第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8页 |
·枯草杆菌6633及63051对7-ACA的转化情况 | 第27-28页 |
·粘红酵母SIPI-04701的转化活性测定 | 第28页 |
·粘红酵母SIPI-04701的紫外诱变 | 第28-29页 |
·高转化活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29-30页 |
·培养参数的优化 | 第30-31页 |
·菌体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30页 |
·培养温度的选择 | 第30页 |
·摇瓶装量实验 | 第30-31页 |
·培养基的优化 | 第31-33页 |
·碳源试验 | 第31页 |
·氮源实验 | 第31-32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转化条件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温度实验 | 第33页 |
·最佳pH实验 | 第33-34页 |
·底物浓度实验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35页 |
·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35-38页 |
·TLC鉴定 | 第35页 |
·HPLC鉴定 | 第35-37页 |
·MS、~1H-NMR及~(13)C-NMR谱数据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头孢菌素C乙酰水解酶的克隆与表达 | 第40-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3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0页 |
·培养基 | 第40-41页 |
·主要溶液和缓冲液 | 第41-42页 |
·试剂 | 第42-4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菌种的培养和保藏 | 第43-44页 |
·枯草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44页 |
·PCR反应 | 第44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4-45页 |
·CaCl_2法将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45页 |
·大肠杆菌质粒的分离 | 第45-46页 |
·DNA片断的回收 | 第46页 |
·DNA序列的测定 | 第46-47页 |
·pLY-5BL/E. coli DH5α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 第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5页 |
·枯草杆菌ATCC 6633的基因组提取 | 第47页 |
·PCR扩增枯草杆菌中的cah基因 | 第47-49页 |
·cab基因的亚克隆和测序 | 第49-53页 |
·cah基因的表达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