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上篇:文献综述 | 第9-38页 |
第一节 一品红的栽培与销售 | 第9-14页 |
第二节 侵染一品红的主要病害 | 第14-19页 |
第三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特征化和系统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第四节 控制植物病害的主要拮抗细菌及其拮抗机制 | 第26-33页 |
第五节 拮抗细菌的培养条件与遗传改造对细菌拮抗能力的影响 | 第33-38页 |
下篇:研究内容 | 第38-101页 |
第一节 两种新发生的一品红叶斑病的病原初步鉴定 | 第38-46页 |
第二节 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特征化和系统学分析 | 第46-55页 |
第三节 中国一品红叶斑黄单胞菌的ITS序列分析 | 第55-63页 |
第四节 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与其模式致病菌株的区别及引物设计 | 第63-71页 |
第五节 一品红叶斑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控制 | 第71-82页 |
第六节 一品红叶斑病菌拮抗细菌对设施栽培甜瓜枯萎病的生物控制 | 第82-92页 |
第七节 碳缺乏条件对甜瓜枯萎病拮抗细菌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92-101页 |
全文小结 | 第101-102页 |
附录: | 第102-109页 |
1.博士期间发表情况 | 第102-103页 |
2.培养基配方 | 第103页 |
3.Biolog图谱 | 第103-105页 |
4.FAME图谱 | 第105-107页 |
·S rDNA序列 | 第107页 |
6.ITS序列 | 第107-108页 |
7.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菌株R-22578与已知黄单胞菌的ITS序列比较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