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临床研究 | 第9-4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受试对象的来源 | 第9页 |
·受试对象的选择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4页 |
·样本量估计 | 第10-11页 |
·分组方法 | 第11页 |
·工作流程图 | 第11-12页 |
·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疗效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统计分析 | 第14页 |
3 治疗结果 | 第14-38页 |
·基线分析 | 第14-16页 |
·三个中心平衡功能、躯干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指数对比 | 第16-26页 |
·各项平衡积分提高率 | 第26-27页 |
·平衡各项多元逐步回归 | 第27-36页 |
·fugl-meyer、she指数与日常生活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4 随访 | 第38-41页 |
·Fugl指数三、六月随访对比 | 第38-39页 |
·Sheikh指数三、六月对比 | 第39-40页 |
·日常生活指数三、六月对比 | 第40-41页 |
5 未完成情况 | 第41页 |
6 不良反应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87页 |
1 祖国医学对急性脑卒中的认识 | 第42-44页 |
2 现代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认识 | 第44-47页 |
3 现代康复学对脑卒中康复的认识 | 第47-63页 |
·偏瘫后脑的可塑性 | 第49-50页 |
·理论在人和动物身上的证明 | 第50-54页 |
·对偏瘫后异常运动模式分析 | 第54-60页 |
·对偏瘫恢复的认识 | 第60-63页 |
4 康复医学对平衡功能的认识 | 第63-69页 |
·对平衡功能的认识 | 第63-69页 |
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 第69-71页 |
6 针灸与康复结合的意义 | 第71-77页 |
·康复锻炼的作用 | 第71-72页 |
·针刺的作用 | 第72-75页 |
·针刺与康复结合的意义 | 第75-77页 |
7 针灸穴位的选择 | 第77-80页 |
8 关于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选择 | 第80-82页 |
·关于多中心的选择 | 第80-81页 |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控制 | 第81-82页 |
9 针灸结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康复的平衡功能疗效评价 | 第82-87页 |
结语 | 第87-91页 |
1 结论 | 第87-88页 |
2 问题与展望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 | 第98-118页 |
声明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