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M和免疫算法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引言 | 第6页 |
·国内外检修策略的发展 | 第6-9页 |
·事后检修阶段 | 第6-7页 |
·定期检修阶段 | 第7页 |
·状态检修阶段 | 第7-8页 |
·我国设备状态检修应用现状 | 第8-9页 |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状态信息分类 | 第10-14页 |
·设备状态量的确定 | 第10-11页 |
·设备性能指标分类 | 第11页 |
·设备状态量与设备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11-12页 |
·设备状态分值表示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免疫算法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14-21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免疫算法原理 | 第15-17页 |
·免疫反应机理 | 第15-16页 |
·抗原和抗体结合的形式模型 | 第16页 |
·矩阵奇异值分解与形式模式的关系 | 第16-17页 |
·故障诊断方法 | 第17-18页 |
·故障实例分析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四章 状态分析模型 | 第21-30页 |
·引言 | 第21页 |
·状态检修应用导则的建立 | 第21-23页 |
·状态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3-28页 |
·专家系统概述 | 第23-26页 |
·设备状态量评估的知识表达 | 第26页 |
·设备状态评估的推理机制 | 第26-27页 |
·设备状态分析模型 | 第27-28页 |
·模型分析实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基于RCM的设备重要度评价 | 第30-44页 |
·引言 | 第30页 |
·RCM检修策略概述 | 第30-32页 |
·国内外RCM维修策略应用情况 | 第32-33页 |
·变电设备重要度评价 | 第33-40页 |
·设备功能、故障模式及原因分析 | 第34页 |
·故障致命度分析 | 第34-36页 |
·设备重要度评价因素的确定 | 第36-38页 |
·设备重要度评价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38-40页 |
·设备功能故障分析实例 | 第40-43页 |
·变压器功能 | 第40页 |
·变压器的故障模式及产生原因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RCM检修策略模型 | 第44-49页 |
·引言 | 第44页 |
·RCM检修策略模型 | 第44-47页 |
·应用实例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状态检修分析决策系统的应用开发 | 第49-56页 |
·引言 | 第49页 |
·系统技术方案及总体架构 | 第49-50页 |
·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 第50-54页 |
·设备管理 | 第50-51页 |
·试验管理 | 第51页 |
·缺陷管理 | 第51页 |
·状态分析 | 第51-53页 |
·RCM检修策略 | 第53页 |
·状态预警 | 第53-54页 |
·取得的成效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