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企业面临的新环境 | 第10-11页 |
·企业战略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 第11-13页 |
·虚拟企业的概念及其含义 | 第13-18页 |
·虚拟企业的概念 | 第13-15页 |
·虚拟企业的内涵 | 第15-16页 |
·虚拟企业的发展 | 第16-18页 |
·Agent 技术概述 | 第18-21页 |
·Agent 的概念 | 第18-19页 |
·Agent 的特征 | 第19页 |
·Agent 技术的形成 | 第19-20页 |
·Agent 的分类 | 第20页 |
·应用Agent 技术的优点 | 第20-21页 |
·CORBA 技术及其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 | 第21-27页 |
·CORBA 技术的特点 | 第22-24页 |
·CORBA 技术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27-28页 |
·课题来源 | 第27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意义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于 Multi-Agent 技术的虚拟企业构建 | 第29-40页 |
·Multi-Agent 的定义和特征 | 第29-30页 |
·Multi-Agent 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30-32页 |
·Multi-Agent 的交互 | 第32-33页 |
·基于Muliti-Agent 的虚拟企业构建模型 | 第33-39页 |
·Multi-Agent 的虚拟企业控制体系结构 | 第33-35页 |
·基于Multi-Agent 的虚拟企业形成过程 | 第35-36页 |
·由Multi-Agent 组成虚拟企业的功能模块设计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 | 第40-55页 |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的研究现状 | 第40-41页 |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综述 | 第41-45页 |
·遗传算法 | 第41-43页 |
·模糊决策与博奕论相结合的方法 | 第43-44页 |
·人工智能的方法 | 第44-45页 |
·基于Multi-Agent 谈判模型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 | 第45-54页 |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的Multi-Agent 体系结构 | 第45-47页 |
·虚拟企业目标描述和分解 | 第47-49页 |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形式化分布式约束满足问题 | 第49-50页 |
·求解分布式约束满足和最优化问题 | 第50-52页 |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Agent 的实现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基于 Multi-Agent 的虚拟企业运作 | 第55-68页 |
·Multi-Agent 协商的原理和方法 | 第55-60页 |
·协商的理论模型 | 第56-58页 |
·Multi-Agent 协商 | 第58页 |
·虚拟企业环境下Agent 的协商特征 | 第58-59页 |
·Multi-Agent 协商的形式化模型 | 第59-60页 |
·实现虚拟企业共赢的Multi-Agent 协商 | 第60-66页 |
·基于Multi-Agent 的虚拟企业协作 | 第60-61页 |
·基于Multi-Agent 的虚拟企业协商过程 | 第61页 |
·盟主Agent 与成员企业Agent 之间的协商 | 第61-64页 |
·成员企业间的多边协商 | 第64-65页 |
·虚拟企业成员Agent 间协商的建立 | 第65-66页 |
·虚拟企业运行项目的进度控制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基于 Agent 的虚拟企业运行系统 | 第68-80页 |
·基于Agent 的虚拟企业网络体系 | 第68-70页 |
·系统开发所用技术和软件 | 第70-71页 |
·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第71-72页 |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72-73页 |
·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主要界面 | 第73-78页 |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Agent 模块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全文总结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