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生态旅游概念研究 | 第12-13页 |
·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 | 第12页 |
·生态旅游的概念辨析 | 第12-13页 |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及经验总结 | 第13-16页 |
·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及经验研究 | 第13-16页 |
·我国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 第18-19页 |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开发生态旅游的特殊性 | 第19-23页 |
·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概况及问题研究 | 第19-21页 |
·草原生态旅游的特殊性 | 第21-23页 |
3 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第23-33页 |
·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第23-25页 |
·旅游资源类型与丰度 | 第23-24页 |
·优良级旅游资源组成 | 第24页 |
·三大拳头旅游资源 | 第24-25页 |
·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特性 | 第25页 |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总体现状 | 第25-26页 |
·旅游客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第25页 |
·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 第25-26页 |
·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 | 第26页 |
·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6页 |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历程回顾 | 第26-29页 |
·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26-27页 |
·旅游客源市场及旅游收入的发展 | 第27-28页 |
·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 | 第28-29页 |
·旅游产品市场的发展 | 第29页 |
·鄂尔多斯市发展草原生态旅游存在的几个问题 | 第29-33页 |
·思想观念:缺乏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 | 第30-31页 |
·发展行为:草原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且发展不平衡 | 第31页 |
·基础建设:旅游产业整体素质低,投入不足 | 第31-33页 |
4 鄂尔多斯市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 第33-37页 |
·内部优势 | 第33-34页 |
·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第33页 |
·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势 | 第33页 |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 第33-34页 |
·良好的经济基础优势 | 第34页 |
·外部机会 | 第34-35页 |
·政策环境优势 | 第34页 |
·城市发展升级转型优势 | 第34页 |
·市场多元化发展优势 | 第34-35页 |
·内部劣势 | 第35页 |
·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第35页 |
·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足 | 第35页 |
·外部威胁 | 第35页 |
·周边地区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35页 |
·区域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 第35页 |
·优劣势对比结论 | 第35-37页 |
5 鄂尔多斯市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 | 第37-43页 |
·发展思路 | 第37-42页 |
·转变思想观念 | 第37-38页 |
·深化发展行为 | 第38-41页 |
·夯实基础建设 | 第41-42页 |
·保障措施 | 第42-43页 |
·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2页 |
·发挥旅游企业的开发主体作用 | 第42页 |
·发挥当地居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 第42-43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3页 |
·可持续发展是鄂尔多斯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 | 第43页 |
·综合有效的管理是鄂尔多斯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 | 第43页 |
·多主体参与协作是鄂尔多斯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保障 | 第4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个人简介 | 第47-48页 |
导师简介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