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1 绪 论 | 第12-28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6页 |
·多孔介质一般研究方法简述 | 第13-14页 |
·多孔介质中多相流动的理论模型 | 第14-23页 |
·生物膜中生物降解甲苯的动力学模型 | 第23-26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2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 生物膜滴滤塔降解有机废气净化效率的理论模型 | 第28-40页 |
·引言 | 第28页 |
·生物膜滴滤塔降解VOC的数学模型 | 第28-35页 |
·液膜厚度的确定 | 第29-30页 |
·VOC传递和降解动力学模型 | 第30-35页 |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生物膜滴滤塔含有生化反应的多元多相流动多相混合模型 | 第40-70页 |
·引言 | 第40页 |
·数学模型 | 第40-48页 |
·两相流动和多组分控制方程 | 第40-43页 |
·多孔填料床渗透率和毛细压力与液相饱和度的关系 | 第43页 |
·气液相平衡和组分方程的简化 | 第43-44页 |
·污染物组分方程中的源项的确定 | 第44-47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7-48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48-55页 |
·液相饱和度的计算 | 第48-50页 |
·有机污染物质量组分方程的求解 | 第50-55页 |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55-62页 |
·填料直径为25mm时的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值的比较 | 第55-57页 |
·填料直径为8mm时的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值的比较 | 第57-62页 |
·生物膜滴滤塔降解性能及各参数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2-69页 |
·气体流量对液相饱和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液体流量对液相饱和度的影响 | 第64页 |
·顺流操作方式下,甲苯气相浓度沿气体流动方向上的分布 | 第64页 |
·气体流量对滴滤塔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液体流量对滴滤塔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甲苯进口气相浓度对滴滤塔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填料床孔隙率对滴滤塔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7页 |
·生物膜覆盖率对滴滤塔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7页 |
·填料比表面积对滴滤塔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填料床高度对滴滤塔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4 生物膜滴滤塔代谢产热模型 | 第70-90页 |
·引言 | 第70页 |
·数学模型 | 第70-79页 |
·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70-73页 |
·多孔填料床渗透率和毛细压力与液相饱和度的关系 | 第73-74页 |
·气液相平衡和组分方程的简化 | 第74页 |
·污染物甲苯组分方程中的源项的确定 | 第74-77页 |
·生化反应放热速率的确定 | 第77-78页 |
·滴滤塔单位体积内热源q的确定 | 第78-79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79页 |
·数值求解过程 | 第79-81页 |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81-82页 |
·生物膜滴滤塔内的温度分布特性以及各参数的影响 | 第82-88页 |
·滴滤塔内温度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分布 | 第83-84页 |
·气体流量对进出口温差的影响 | 第84页 |
·液体流量对进出口温差的影响 | 第84-86页 |
·甲苯进口浓度对进出口温差的影响 | 第86页 |
·填料比表面积对进出口温差的影响 | 第86页 |
·填料床孔隙率对进出口温差的影响 | 第86-87页 |
·填料床高度对进出口温差的影响 | 第87-88页 |
·生物膜覆盖率对进出口温差的影响 | 第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结 论 | 第90-92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91-92页 |
致 谢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附 录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