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其他燃料的内燃机论文

基于AT89S52对TY295D燃用柴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的试验研究

第一章 前言第1-15页
   ·柴油/乙醇双燃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第9-11页
   ·柴油/乙醇发动机的供醇方式第11-12页
   ·单片机在双燃料汽车上的应用现状第12-13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页
   ·本课题研究过程第13-15页
第二章 电控喷射系统控制模型的建立第15-24页
   ·供油拉杆位移传感器的校准第15-18页
     ·供油拉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供油拉杆位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第16-18页
     ·供油拉杆位移传感器的校准结果第18页
   ·循环供油量与供油拉杆位移量和凸轮轴转速关系的确定第18-20页
   ·喷醇脉宽与喷醇量关系的确定第20-21页
   ·控制模型的确定第21-24页
     ·控制方程的确定第21-22页
     ·掺烧比的确定第22-23页
     ·喷醇延时次数的确定第23-24页
第三章 双燃料发动机改装与电子控制单元设计第24-38页
   ·柴油/乙醇双燃料燃烧系统简图第24-27页
     ·柴油/乙醇双燃料系统的改装设计第24-25页
     ·乙醇供给系统第25-26页
     ·乙醇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6页
     ·转速传感器与曲轴转角传感器的设计第26-27页
   ·电子控制单元的设计第27-38页
     ·电控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第27页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第27-29页
     ·单片机电路设计第29-30页
     ·转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第30-31页
     ·拉杆位移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第31-32页
     ·电源设计第32-33页
     ·电源去耦电容的设计第33-34页
     ·前向信号调理电路第34页
     ·驱动电路的设计第34-35页
     ·其他硬件抗干扰措施第35页
     ·系统时序第35-38页
第四章 单片机软件设计第38-50页
   ·主程序流程图第38-39页
   ·子程序的设计第39-47页
     ·转速测量第39-41页
       ·转速测量的方法第39-40页
       ·转速判别子程序设计第40-41页
     ·供油拉杆位移量的测定第41-45页
       ·供油拉杆位移信号的采集第41-42页
       ·数字滤波子程序第42-43页
       ·供油拉杆位移量标度转换与判别处理子程序第43-45页
     ·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设计第45-47页
   ·程序的仿真与调试第47-48页
   ·程序的录入第48-50页
第五章 试验与调试结果第50-63页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第50-51页
     ·试验用主要仪器第50页
     ·TY295D柴油机及其附件的主要参数第50-51页
     ·试验用柴油、机油及乙醇第51页
   ·柴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试验第51-53页
     ·试验所参照的标准第51页
     ·试验结果的修正第51-53页
       ·有效功率的修正第51-52页
       ·柴油机燃油消耗率的换算第52页
       ·当量燃油消耗率的换算第52-53页
     ·试验测试项目第53页
   ·全负荷速度特性试验第53-56页
     ·扭矩储备系数的计算第55-56页
     ·适应性系数的计算第56页
   ·负荷特性试验第56-59页
   ·速度特性试验第59-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今后工作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一 单片机控制系统汇编语言程序第68-77页
附录二 1400r/min负荷特性试验数据第77-78页
附录三 2000r/min负荷特性试验数据第78-79页
附录四 20%负荷速度特性试验数据第79-80页
附录五 60%负荷速度特性试验数据第80-81页
附录六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短脉冲光束及空间诱导色散性质研究
下一篇: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