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廊的概念 | 第9-13页 |
·廊的一般释义 | 第9-10页 |
·古汉语中对廊的解释 | 第9页 |
·现代汉语中对廊的解释 | 第9页 |
·西方译文中关于廊的解释 | 第9-10页 |
·廊的空间本质 | 第10-11页 |
·线性空间 | 第10-11页 |
·中介空间 | 第11页 |
·本文所要研究的廊的概念 | 第11-12页 |
注释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廊的特性 | 第13-21页 |
·廊的平面形态特性 | 第13页 |
·廊的空间特性 | 第13-16页 |
·动态性 | 第13-14页 |
·引导性 | 第14页 |
·历时性 | 第14-15页 |
·模糊性 | 第15页 |
·过渡性 | 第15页 |
·边界性 | 第15-16页 |
·廊的功能特性 | 第16-20页 |
·交通联系功能 | 第16页 |
·组织空间的功能 | 第16-17页 |
·容纳公共活动的功能 | 第17页 |
·其他功能 | 第17-20页 |
注释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人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廊空间设计的影响 | 第21-36页 |
·廊空间中人的活动特征 | 第21-22页 |
·活动的维度差异 | 第21页 |
·活动内容 | 第21-22页 |
·人的活动对廊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22-28页 |
·针对纵向动态活动的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针对横向静态活动的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人的活动对廊空间设计的要求 | 第28-34页 |
·纵向动态活动对廊空间设计的要求 | 第28-32页 |
·横向静态活动对廊空间设计的要求 | 第32-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适应活动特征的廊的空间设计 | 第36-63页 |
·廊的空间构成 | 第36-37页 |
·抽象构成 | 第36-37页 |
·表象构成 | 第37页 |
·适应纵向动态活动的廊空间设计手法 | 第37-52页 |
·路径设计 | 第38-48页 |
·切片设计 | 第48-52页 |
·适应横向静态活动的廊空间设计手法 | 第52-59页 |
·切片设计 | 第52-58页 |
·路径设计 | 第58-59页 |
·表象构成设计手法 | 第59-62页 |
注释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廊的设计原则 | 第63-69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63-66页 |
·空间构成的整体性 | 第64页 |
·功能的整体性 | 第64页 |
·环境的整体性 | 第64-65页 |
·文脉的整体性 | 第65-66页 |
·人性化原则 | 第66-68页 |
·适配性原则 | 第66-67页 |
·多样化原则 | 第67页 |
·可识别性原则 | 第67页 |
·意义性原则 | 第67-68页 |
·可体验性原则 | 第68页 |
注释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廊的应用扩展 | 第69-77页 |
·空间范围上的应用扩展 | 第69-73页 |
·“皮”的层面 | 第69页 |
·“轴”的层面 | 第69-70页 |
·“核”的层面 | 第70页 |
·“群”的层面 | 第70-71页 |
·“架”的层面 | 第71-73页 |
·意义层面上的应用扩展 | 第73-76页 |
注释 | 第76-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图片来源 | 第81-87页 |
附录:《廊的解析--对现代建筑空间理论语境中的廊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简要介绍 | 第87-89页 |
后记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