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玉米丝黑穗病研究进展 | 第9-19页 |
1 玉米丝黑穗病的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9-10页 |
·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 | 第10页 |
·玉米丝黑穗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循环 | 第10-11页 |
·玉米丝黑穗病菌的生理分化研究 | 第11-12页 |
·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抗性鉴定 | 第12-13页 |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机制 | 第13-14页 |
·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抗性遗传 | 第14-15页 |
2 遗传标记技术在研究病原菌生理分化及遗传宗谱方面的应用 | 第15-17页 |
·同工酶电泳技术在研究病菌生理分化方面的应用 | 第15页 |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研究病原菌生理分化方面的应用 | 第15-17页 |
3 玉米丝黑穗病菌生理分化研究展望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菌鉴别寄主鉴定技术的研究 | 第19-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鉴别寄主的确定 | 第21页 |
·玉米丝黑穗病菌鉴别寄主的鉴定结果 | 第21页 |
·吉林省不同地区各玉米品种丝黑穗病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 第21-27页 |
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菌的RAPD分析 | 第28-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仪器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9-30页 |
·玉米丝黑穗病原菌冬孢子总DNA的提取 | 第30页 |
·RAPD反应 | 第30-32页 |
·产物检测 | 第32-33页 |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玉米丝黑穗菌株模板DNA提取结果 | 第34页 |
·RAPD反应的适宜条件 | 第34-35页 |
·引物筛选结果 | 第35页 |
·扩增结果 | 第35-36页 |
·统计分析 | 第36页 |
·聚类分析 | 第36-37页 |
·鉴别寄主的鉴定结果与DNA鉴别结果比较分析 | 第37-41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鉴别寄主鉴定分析 | 第42页 |
·RAPD可用于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分析 | 第42页 |
·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菌存在致病性分化 | 第42-43页 |
·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性分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 第43页 |
·采用鉴别寄主技术与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性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