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8页 |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8-12页 |
·设计指导思想 | 第8页 |
·运行记录仪系统整体框图 | 第8-9页 |
·数据源分析 | 第9页 |
·系统硬件设计简介 | 第9-10页 |
·系统软件设计简介 | 第10-12页 |
·故障信息采集系统软件 | 第11页 |
·数据库系统软件 | 第11-12页 |
·数据库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框图 | 第11页 |
·数据库存放格式 | 第11-12页 |
·数据库主要功能设置 | 第12页 |
3 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 第12-60页 |
·信号转换部分 | 第13-15页 |
·整形电路 | 第13-15页 |
·信号采集存储处理及串口通信部分 | 第15-42页 |
·MCS-51型单片机简介 | 第15-20页 |
·MCS-51型单片机特点 | 第15-16页 |
·MCS-51型芯片内部结构 | 第16-19页 |
·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 | 第19-20页 |
·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简介 | 第20-29页 |
·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特点和功能 | 第20-21页 |
·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的引脚排列和功能 | 第21-25页 |
·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的地址分配 | 第25页 |
·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的时间、日历和警报单元的应用 | 第25-27页 |
·DS12887实时时钟芯片的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 第27-29页 |
·DS1230Y型外部存储器(SRAM)简介 | 第29-33页 |
·DS1230Y型外部存储器的特征及管脚 | 第29-30页 |
·DS1230Y型外部存储器的工作模式 | 第30-33页 |
·MAX232芯片简介 | 第33-34页 |
·MAX232芯片的特点 | 第33页 |
·MAX232芯片的系统电路 | 第33-34页 |
·信号采集存储处理及串口通信电路工作原理 | 第34-42页 |
·故障信号的采集存储处理 | 第34-37页 |
·与PC机的串口通信 | 第37-42页 |
·外部移动存储部分 | 第42-60页 |
·USB存储器简介 | 第42-43页 |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简介 | 第43-49页 |
·USB接口概述 | 第43页 |
·USB的历史及发展 | 第43-44页 |
·USB的特点及应用 | 第44-45页 |
·USB系统的描述 | 第45-46页 |
·USB总线布局技术 | 第46页 |
·USB的总线协议 | 第46-47页 |
·USB的健壮性 | 第47-48页 |
·USB的系统设置 | 第48页 |
·USB的数据流种类 | 第48-49页 |
·RS-232和USB接口转换的硬件电路 | 第49-52页 |
·SL811HS(Embedded USB Host/Slave Controller)简介 | 第50-52页 |
·RS-232和USB接口转换的底层协议软件 | 第52-55页 |
·主程序---main.c | 第52页 |
·中断---isr.c | 第52-53页 |
·人机接口---HPI.C | 第53页 |
·文件操作函数集---TPBULK.C | 第53-54页 |
·FAT文件系统函数集---FAT.C | 第54-55页 |
·USB协议层---SL811.C | 第55页 |
·硬件提取层----HAL.C | 第55页 |
·单片机系统写USB存储器操作的实现 | 第55-60页 |
4 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60-77页 |
·C++ Builder 6.0简介 | 第60页 |
·系统相关软件的介绍 | 第60-77页 |
·故障信息采集部分 | 第61-67页 |
·通过RS-232串口采集数据 | 第62-66页 |
·通过USB移动存储器获取数据 | 第66-67页 |
·数据库管理部分 | 第67-73页 |
·数据库备份/恢复部分 | 第73-77页 |
·数据库恢复模型 | 第73-74页 |
·数据备份类型 | 第74-75页 |
·用户数据备份计划的建立 | 第75页 |
·系统数据库备份 | 第75-76页 |
·主数据库(master)备份/恢复 | 第76-77页 |
结束语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