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节能控制方案优化
|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冰蓄冷技术概况 | 第15-21页 |
| ·冰蓄冷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 ·冰蓄冷的特点 | 第15页 |
| ·制冰率与融冰率 | 第15-16页 |
| ·蓄冷特性与释冷特性 | 第16页 |
| ·冰蓄冷量的确定方法 | 第16页 |
| ·冰蓄冷技术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 第16-21页 |
| ·外融冰式冰蓄冷系统 | 第17页 |
| ·内融冰式冰蓄冷系统 | 第17-18页 |
| ·封装冰蓄冷系统 | 第18-19页 |
| ·制冰滑落式蓄冷系统 | 第19页 |
| ·冰晶式蓄冷系统 | 第19-21页 |
| 第3章 冰蓄冷空调系统现有运行策略的分析 | 第21-25页 |
| ·运行策略的概述 | 第21页 |
| ·全量蓄冷策略 | 第21-22页 |
| ·分量蓄冷策略 | 第22-25页 |
| ·均衡负荷蓄冷策略 | 第23-24页 |
| ·限制电功率需求蓄冷策略 | 第24-25页 |
| 第4章 控制策略运行特性分析及其控制方法探讨 | 第25-40页 |
| ·控制策略及其特点 | 第25-27页 |
| ·制冷机优先控制策略的特点 | 第26页 |
| ·释冷优先控制策略的特点 | 第26-27页 |
| ·并联流程运行特性分析 | 第27-33页 |
| ·并联系统图 | 第27-28页 |
| ·制冷机优先运行特性的分析 | 第28-31页 |
| ·释冷优先运行特性的分析 | 第31-33页 |
| ·串联流程运行特性分析 | 第33-40页 |
| ·串联系统图 | 第34页 |
| ·制冷机优先运行特性的分析 | 第34-37页 |
| ·释冷优先运行特性的分析 | 第37-40页 |
| 第5章 优化蓄冷策略 | 第40-64页 |
| ·优化蓄冷策略的提出 | 第40-42页 |
| ·数据的获取 | 第42-43页 |
| ·负荷数据 | 第42页 |
| ·电价结构 | 第42-43页 |
| ·控制策略的选择 | 第43页 |
| ·年相当投资费用的计算 | 第43-50页 |
| ·年运行费用的计算 | 第43-49页 |
| ·初投资年平摊费用的计算 | 第49-50页 |
| ·计算年相当投资费用 | 第50页 |
| ·设备容量的计算和校核 | 第50-52页 |
| ·制冷机容量计算和校核 | 第50-52页 |
| ·蓄冰槽有效容量的计算 | 第52页 |
| ·程序实现一 | 第52-58页 |
| ·对程序的概述 | 第52页 |
| ·运行结果 | 第52-54页 |
|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程序流程图 | 第55-58页 |
| ·程序实现二 | 第58-64页 |
| ·对程序的概述 | 第58页 |
| ·运行结果 | 第58-61页 |
| ·结果分析 | 第61页 |
| ·程序流程图 | 第61-64页 |
| 第6章 冰蓄冷系统流程设计及其改进 | 第64-71页 |
| ·并联流程系统 | 第64-67页 |
| ·单板式系统 | 第64-66页 |
| ·双板式系统 | 第66-67页 |
| ·串联流程系统 | 第67-71页 |
| ·单泵系统 | 第67-68页 |
| ·双泵系统 | 第68-69页 |
| ·三泵系统 | 第69-71页 |
| 第7章 冰蓄冷系统的自动控制 | 第71-77页 |
| ·冰蓄冷系统自动控制的目的 | 第71-72页 |
| ·冰蓄冷系统自动控制要求的一般内容 | 第72-73页 |
| ·冰蓄冷系统自动控制要求的具体应用 | 第73-77页 |
| ·流程图 | 第73-74页 |
| ·各运行工况设备及阀门的工作状态表 | 第74-75页 |
| ·各运行工况自控要求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