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科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STS与STS教育 | 第13-24页 |
·STS的提出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STS的提出 | 第13-14页 |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STS教育的基本涵义 | 第17-21页 |
·STS教育的特点 | 第21-23页 |
·STS教育的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反思科学教育,树立现代科学观,推进科学教育改革 | 第24-34页 |
·对科学教育的反思 | 第24-26页 |
·强调知识本身,忽视能力培养 | 第24页 |
·强调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 | 第24-25页 |
·重视学历教育,轻视终身教育 | 第25页 |
·强调专业和精英培养,忽视全面教育 | 第25-26页 |
·现代科学观指导下的科学教育改革 | 第26-30页 |
·树立现代科学教育观 | 第26-27页 |
·高等教育要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 第27-29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29-30页 |
·科学教育改革的亮斑--STS教育 | 第30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的必要性(意义) | 第30-34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是时代的需求 | 第30-31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有利于进行素质教育 | 第31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 | 第31-32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32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有利于科学与自然的融合 | 第32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有利于解决传统物理教育中的缺点和不足 | 第32-34页 |
第三部分 拓展物理教育空间,探索和设计大学物 STS教育 | 第34-57页 |
·教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理念、技术、基础和操作四个层面) | 第34-36页 |
·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 | 第34-35页 |
·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 | 第35页 |
·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 第35-36页 |
·操作层面,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 第36页 |
·未来的教学模式(新型师生关系) | 第36-39页 |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 | 第36-38页 |
·人-环境教学系统 | 第38-39页 |
·大学物理STS教育的探索与设计 | 第39-50页 |
·大学物理STS教育目标 | 第39-41页 |
·实施大学物理STS教育的教学手段 | 第41-42页 |
·实施大学物理STS教育的教学内容 | 第42-43页 |
·实施大学物理STS教育的教学方法 | 第43-46页 |
·实施大学物理STS教育的教学模式 | 第46-49页 |
·实施大学物理STS教育的课程形式 | 第49-50页 |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渗入STS教育的思考 | 第50-57页 |
·渗入式的大学物理STS教育的教学模式 | 第50-53页 |
·渗入式大学物理STS教育的教学实例 | 第53-57页 |
第四部分 创设情景,提供资源,建设物理STS教育网 | 第57-66页 |
·建设大学物理STS教育网的目的和意义 | 第57-59页 |
·网站系统分析 | 第59-61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59-61页 |
·结构框架 | 第61页 |
·网站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 第61页 |
·关键技术介绍及系统功能实现 | 第61-66页 |
·动态网页ASP.NET技术及其他关键技术 | 第61-63页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63页 |
·主要界面 | 第63-66页 |
第五部分 总结与思考 | 第66-68页 |
·目前在大学物理中进行STS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师生对STS教育的观念、投入力度 | 第66页 |
·讲授STS内容的教师及其培训 | 第66-67页 |
·物理STS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 | 第67页 |
·本课题尚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67-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研究生期间学术研究及获奖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