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7-10页 |
·非营利组织 | 第7-8页 |
·社区 | 第8-9页 |
·青年中心 | 第9-10页 |
·主要理论工具 | 第10-13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0-11页 |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1-13页 |
2 杭州青年中心建设情况调查 | 第13-20页 |
·杭州青年中心建设概况 | 第13页 |
·本次调查的对象和方式 | 第13页 |
·调查框架和内容 | 第13-17页 |
·组织形态 | 第14-15页 |
·资源状况 | 第15-16页 |
·项目设置及绩效 | 第16页 |
·外部环境 | 第16-17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17页 |
·调查的初步结论 | 第17-20页 |
3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和功能研究 | 第20-29页 |
·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建立社区治理结构的关键变量 | 第20-23页 |
·社区传统组织体系—街居制的困境 | 第20-22页 |
·建立社区治理结构—社区制的关键变量 | 第22-23页 |
·非营利组织的经济学功能—提高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 第23-26页 |
·社区公共服务的提出和供给现状 | 第23-24页 |
·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社区公共产品的效率分析 | 第24-26页 |
·非营利组织的政治学功能—推动社区的公民社会发展 | 第26-29页 |
·动员参与 | 第26-27页 |
·组织培育 | 第27-28页 |
·决策影响 | 第28-29页 |
4 推动青年中心等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29-36页 |
·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水平 | 第29-30页 |
·构建科学有效的非营利组织政策支持体系 | 第30-32页 |
·建立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 | 第32-34页 |
·加强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社工队伍培养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