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引言 | 第6-7页 |
1.2 火焰图像检测器 | 第7-10页 |
1.2.1 目前状况 | 第7-8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8-9页 |
1.2.3 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3 图像数据压缩方法 | 第10-12页 |
1.3.1 图像压缩 | 第10-11页 |
1.3.2 无损数据压缩 | 第11页 |
1.3.3 有损数据压缩 | 第11-12页 |
1.3.4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 | 第12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5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火焰图像传感器设计 | 第14-27页 |
2.1 火焰图像传感器结构 | 第14-17页 |
2.1.1 传像光纤 | 第14-15页 |
2.1.2 CCD摄像机 | 第15-16页 |
2.1.3 冷却系统 | 第16-17页 |
2.2 冷却系统设计 | 第17-26页 |
2.2.1 传热学及流体力学基础 | 第17-20页 |
2.2.2 具体计算 | 第20-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小波变换基础及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 第27-40页 |
3.1 小波变换的定义 | 第27-30页 |
3.1.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7-29页 |
3.1.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9-30页 |
3.2 多分辨率分析 | 第30-34页 |
3.2.1 多分辨率分析思想 | 第30页 |
3.2.2 多分辨率分析数学理论 | 第30-34页 |
3.3 信号的分解与重构 | 第34-39页 |
3.3.1一 维数字信号的分解与重构 | 第34-35页 |
3.3.2二 维数字信号的分解与重构 | 第35-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小波变换的程序实现 | 第40-57页 |
4.1 小波基的选取 | 第40-41页 |
4.2 图像的分解和重建 | 第41-50页 |
4.2.1 FDWT程序 | 第42-43页 |
4.2.2 TwoD_sd程序 | 第43-44页 |
4.2.3 Ver_sd程序 | 第44页 |
4.2.4 Hor_sd程序 | 第44-46页 |
4.2.5 OneD_sd程序 | 第46-48页 |
4.2.6 OneD_filtfi程序 | 第48-49页 |
4.2.7 TwoD_deinterleave程序 | 第49-50页 |
4.3 小波分解系数的编码 | 第50-56页 |
4.3.1 小波分解系数的分布特点 | 第50-53页 |
4.3.2 量化和逆量化 | 第53-54页 |
4.3.3 LZW无损压缩编码方法 | 第54-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压缩图像传输 | 第57-65页 |
5.1 Modem通信编程技术基础 | 第57-62页 |
5.1.1 MODEM简介 | 第57-58页 |
5.1.2 Hayes标准 | 第58-61页 |
5.1.3 S寄存器 | 第61-62页 |
5.1.4 MODEM返回信息码 | 第62页 |
5.2 电话线上的压缩图像传输 | 第62-64页 |
5.3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软件设计 | 第65-69页 |
6.1 软件设计 | 第65-66页 |
6.2 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6.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7.1 概述 | 第69页 |
7.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69-70页 |
7.3 进一步完善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