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

第一章 绪论第1-2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水旱轮作体系中养分循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第9-21页
   ·研究的总体思路第21-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3页
   ·试验基地概况第24-25页
   ·长期定位试验第25-29页
   ·渗漏池试验第29-31页
   ·分析方法与常用术语的定义第31-33页
第三章 水旱轮作稻麦生产力及其变化第33-48页
   ·长期定位施肥稻麦产量及其变化第33-39页
   ·长期水旱轮作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及其变化第39-41页
   ·气候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第41-44页
   ·讨论第44-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肥力的变化第48-70页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第48-50页
   ·连续水旱轮作紫色土供肥能力的变化第50-53页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氮库的时空变化第53-58页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库的时空变化第58-61页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库的时空变化第61-67页
   ·讨论第67-68页
   ·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水旱轮作体系中氮素循环与平衡第70-95页
   ·水旱轮作体系中氮素移动特点第70-75页
   ·影响氮素移动和淋失的因素第75-78页
   ·水分输入和输出与氮素迁移第78-80页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80-88页
   ·水旱轮作系统中非共生固氮量的估算第88页
   ·水旱轮作体系中氮素平衡第88-91页
   ·讨论第91-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水旱轮作体系中磷素循环与平衡第95-107页
   ·水旱轮作条件下定位施肥对紫色土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第95-99页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99-103页
   ·水旱轮作体系中磷素平衡第103-105页
   ·讨论第105-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第七章 水旱轮作体系中钾素循环与平衡第107-122页
   ·在一个水旱轮作周期中稻麦-土壤钾素循环动态第107-110页
   ·连续水旱轮作定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钾素形态变化第110-111页
   ·水旱轮作长期定位施肥对稻麦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111-117页
   ·水旱轮作体系中钾素平衡第117-119页
   ·讨论第119-121页
   ·小结第121-12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22-128页
   ·结论第122-123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123页
   ·综合讨论第123-127页
   ·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作者简介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天山某铜矿探矿权评估方法优选的研究
下一篇: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