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一、 对社会史研究几个问题的认识 | 第7-11页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向及意义 | 第15-19页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组织与管理的变迁(上) | 第19-49页 |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乡村组织与乡村管理 | 第19-31页 |
一、 三国之前两汉时期乡村管理的一般情况 | 第19-20页 |
二、 三国时期乡村社会管理的两套模式 | 第20-31页 |
1 乡里组织的兴废 | 第20-23页 |
2 特殊的乡村管理系统--屯田 | 第23-26页 |
3 “丘”非乡而为里辨 | 第26-31页 |
第二节 西晋对乡村政权的整顿及十六国时期乡村管理的状况 | 第31-49页 |
一、 西晋对乡村政权的整顿 | 第31-33页 |
二、 十六国时期乡村组织与管理概况 | 第33-49页 |
1 晋之官方乡里体系的沿用 | 第33-38页 |
2 特殊的乡村组织--坞壁 | 第38-49页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组织与管理的变迁(下) | 第49-69页 |
第一节 东晋南朝乡村组织系统 | 第49-57页 |
一、 承袭西晋的东晋南朝乡村组织系统 | 第49-52页 |
二、 东晋南朝乡村中的里、村并行现象 | 第52-57页 |
1 里的设置情况 | 第52-53页 |
2 作为行政组织的村 | 第53-55页 |
3 里、村并行的情况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北朝乡村组织系统的改张 | 第57-60页 |
第三节 南北朝乡村组织系统之比较 | 第60-62页 |
第四节 乡村组织及乡里吏之职掌 | 第62-69页 |
第四章 “什伍连坐”与乡村社会控制 | 第69-80页 |
一、 魏晋南北朝“什伍”之制的沿袭及其实施背景 | 第69-72页 |
二、 魏晋南北朝“什伍”之制的实施及特征 | 第72-77页 |
三、 对魏晋南北朝“什伍”之制的评价 | 第77-80页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乡村聚落形态的变迁 | 第80-101页 |
第一节 聚落形态的社会意义 | 第80-86页 |
第二节 从聚到村的历史变迁 | 第86-91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乡村聚落形态的面貌及影响 | 第91-101页 |
一、 村的缘起与分布 | 第91-93页 |
二、 村落的面貌、形态 | 第93-94页 |
三、 聚落形态对乡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 第94-101页 |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宗族与乡村社会 | 第101-121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宗族组织的兴起与普遍 | 第102-105页 |
一、 魏晋南北朝宗族兴起的历史渊源 | 第102-103页 |
二、 宗族组织在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中的普遍 | 第103-105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宗族的表现及其特征 | 第105-115页 |
一、 举宗迁徙,聚族而居 | 第105-106页 |
二、 宗族组织与军事斗争 | 第106-107页 |
三、 个人、家庭命运与宗族联系的密切 | 第107-109页 |
四、宗族内部的同愿共财关系 | 第109-115页 |
1 同居共财现象的渊源 | 第109-111页 |
2 累世同居现象的兴盛 | 第111-112页 |
3 宗族内的共财与赈施 | 第112-113页 |
4 族规对宗族成员的行为约束 | 第113-115页 |
第三节 宗族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第115-121页 |
一、 对乡村人口生存的保障作用 | 第115-116页 |
二、 使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延续 | 第116页 |
三、 宗族是推行教化的载体 | 第116-117页 |
四、 封建政府利用宗族对乡村进行管理 | 第117-121页 |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自然环境的变迁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第121-137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自然生态环境变迁之大势 | 第121-132页 |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的变迁 | 第121-126页 |
二. 魏晋南北朝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 第126-132页 |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变迁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第132-137页 |
一. 对乡村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二. 对乡村人民生活的影响 | 第134-137页 |
第八章 自然灾害、疾疫与乡村社会 | 第137-155页 |
第一节 自然灾害频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138-146页 |
一. 自然灾害的表现 | 第138-144页 |
二. 灾害带来的社会问题及统治阶级的赈灾措施 | 第144-146页 |
第二节 疾疫与乡村社会 | 第146-155页 |
一. 疾疫流行之概况 | 第147-149页 |
二 疾疫对乡村中孝义人伦的影响 | 第149-150页 |
三、 乡村社会疾疫之救恤 | 第150-155页 |
第九章 民间谣谚与乡村民众的社会评判 | 第155-170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民间谣谚对封建统治的揭露和贬斥 | 第155-162页 |
一、 对封建帝王的揭露与讽刺 | 第155-159页 |
二、 对官场黑暗的揭露及对贪官污吏的抨击与讽刺 | 第159-161页 |
三、 反映百姓困苦处境及对酷吏的诅咒 | 第161-162页 |
第二节 民谣对良吏的“歌功颂德” | 第162-170页 |
一、 民谣对良吏治绩、风范的歌颂 | 第163-165页 |
二、 民谣对良吏恩惠百姓的颂扬 | 第165-170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70-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