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铁炮百合RAPD反应体系及自交初代遗传分化研究
| 1 前言 | 第1-17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 ·材料 | 第17页 |
| ·试剂 | 第17页 |
|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 ·DNA的制备与纯化 | 第17-18页 |
| ·DNA浓度和纯度的估测 | 第18-19页 |
| ·DNA-溴化乙锭斑点法 | 第18-19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 第19页 |
| ·RAPD扩增及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19-20页 |
| ·RAPD扩增的反应体系 | 第19-20页 |
| ·RAPD扩增循环参数的建立 | 第20页 |
| ·RAPD扩增产物检测 | 第20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0-22页 |
| ·多态位点百分比 | 第20页 |
| ·相对多态性谱带的频度 | 第20-21页 |
| ·遗传多样性指数 | 第21页 |
| ·株系间的相以系数和遗传距离 | 第21页 |
| ·聚类分析 | 第21-2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6页 |
| ·实验设计优化反应条件 | 第22-29页 |
| ·正交设计优化 | 第22-25页 |
| ·单因素逐项优化 | 第25-29页 |
| ·模板DNA对RAPD扩增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引物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第26页 |
| ·Taq聚合酶对RAPD扩增的影响 | 第26-27页 |
| ·dNTPs对RAPD扩增的影响 | 第27-28页 |
| ·Mg~(2+)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反应参数对RAPD的影响 | 第29-32页 |
| ·正交设计优化反应参数 | 第29-30页 |
| ·单因素设计确定反应参数 | 第30-32页 |
| ·引物的筛选 | 第32-33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3-37页 |
| ·株系间亲缘关系探讨 | 第37-46页 |
| ·单引物扩增结果确定的亲缘关系 | 第37-41页 |
| ·双引物扩增结果确定的亲缘关系 | 第41页 |
| ·亲缘关系总体评价 | 第41-46页 |
| 4 讨论 | 第46-57页 |
| ·RAPD的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46-50页 |
| ·RAPD扩增的反应成分与反应参数的影响 | 第46-48页 |
| ·RAPD实验的非技术影响 | 第48-49页 |
| ·引物的筛选 | 第49-50页 |
| ·RAPD实验设计比较 | 第50-51页 |
| ·单、双引物应用于RAPD实验比较 | 第51-52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2-54页 |
| ·亲缘关系分析比较 | 第54-56页 |
| ·RAPD实验的可行性 | 第56-57页 |
| 5 结论 | 第57-59页 |
| ·新铁炮百合的RAPD反应条件与反应参数 | 第57页 |
| ·试验设计方案的选择 | 第57-58页 |
| ·引物的筛选 | 第58页 |
| ·遗传多样性 | 第58页 |
| ·亲缘关系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附表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