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15页 |
1 连作障碍产生机理 | 第9-11页 |
·土壤微生物作用 | 第9-10页 |
·营养失调 | 第10页 |
·残株腐解作用 | 第10页 |
·根系分泌物作用 | 第10-11页 |
2 目前防治草莓连作障碍的对策 | 第11-15页 |
·土壤消毒 | 第11-12页 |
·农艺措施防治 | 第12页 |
·生物防治 | 第12-13页 |
·轮作 | 第13-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供试植物 | 第17页 |
·丛枝菌根真菌 | 第17页 |
·Mycokick菌剂 | 第17页 |
·AS818菌剂 | 第17页 |
·防根透水膜 | 第17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7-21页 |
·草莓根系分泌物障碍效应的模拟试验 | 第17-18页 |
·草莓植株腐解液障碍效应的模拟试验 | 第18-19页 |
·丛枝菌根曲、Mycokick菌剂、AS818菌剂及防根透水膜对草莓影响的田间试验 | 第19-21页 |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1-22页 |
·菌根侵染率 | 第21页 |
·形态指标 | 第21页 |
·生理生化指标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47页 |
1 草莓根系分泌物的障碍效应 | 第22-25页 |
·根系分泌物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 第22页 |
·根系分泌物对草莓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根系分泌物对草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3页 |
·根系分泌物对草莓MDA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根系分泌物对草莓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24页 |
·根系分泌物对草莓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2 草莓植株腐解液的障碍效应 | 第25-37页 |
·不同浓度的植株腐解液对草莓的影响 | 第25-35页 |
·不同浓度的植株腐解液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浓度的植株腐解液对草莓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不同浓度的植株腐解液对草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浓度的植株腐解液对草莓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浓度的植株腐解液对草莓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浓度的植株腐解液对草莓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器官腐解液对草莓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器官腐解液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器官腐解液对草莓SOD酶活性、叶绿素含量、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丛枝菌根菌、Mycoikick菌剂、AS818菌剂及防根透水膜对连作草莓的影响 | 第37-47页 |
·丛枝菌根菌、Mycoikick菌剂、AS818菌剂及防根透水膜对连作草莓的影响 | 第37-45页 |
·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生长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MDA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草莓抗连作障碍方法的筛选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51页 |
1 植株根系分泌物与草莓连作障碍 | 第47页 |
2 残株腐解作用与草莓连作障碍 | 第47-48页 |
3 丛枝菌根菌与草莓连作障碍 | 第48页 |
4 拮抗微生物与草莓连作障碍 | 第48-49页 |
5 防根透水膜与草莓连作障碍 | 第49页 |
6 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草莓抗连作障碍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英文摘要 | 第58-60页 |
图版说明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