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树状高分子药物载体的分子设计与性质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树状高分子的结构特点第13-14页
 1.3 树状高分子的合成方法第14-16页
 1.4 树状高分子的表征第16页
 1.5 树枝状大分子的特殊物理性质第16-19页
  1.5.1 粘度第17页
  1.5.2 溶解性第17页
  1.5.3 玻璃化温度第17-18页
  1.5.4 结晶性第18-19页
 1.6 树状高分子特殊化学与超分子化学性质第19-23页
  1.6.1 分子识别第19-21页
  1.6.2 树状高分子的自组装行为第21-23页
 1.7 树状高分子的功能化第23-25页
  1.7.1 树状高分子核的功能化第24页
  1.7.2 树状高分子端基的功能化第24-25页
  1.7.3 树状高分子内层枝链的功能化第25页
 1.8 树状高分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1.8.1 理想药物载体应具备的特点第25页
  1.8.2 物理包封药物分子第25-26页
  1.8.3 化学结合药物分子第26页
  1.8.4 树状高分子的生物相容性第26-27页
 1.9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8-37页
 2.1 主要实验药品、原料和仪器第28页
  2.1.1 主要药品及原料第28页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8页
 2.2 以乙二胺为内核树状高分子PAMAM骨架的合成第28-30页
  2.2.1 合成路线第28-29页
  2.2.2 实验步骤第29-30页
 2.3 树状大分子PAMAM-OH的合成第30-31页
  2.3.1 反应原理第30页
  2.3.2 实验步骤第30-31页
  2.3.3 产品结构分析第31页
 2.4 树状大分子PAMAM-K的合成第31-32页
  2.4.1 合成原理第31页
  2.4.2 1.5G PAMAM-K的合成第31页
  2.4.3 产品结构分析第31-32页
 2.5 树状高分子PAMAM改性前后的表面活性研究第32-33页
  2.5.1 实验原理与方法第32页
  2.5.2 实验装置第32-33页
  2.5.3 实验步骤第33页
 2.6 树状高分子PAMAM对药物分子的增溶作用实验第33-37页
  2.6.1 树状高分子对药物分子的增溶原理第33页
  2.6.2 PAMAH对苯甲酸的增溶实验第33-34页
  2.6.3 树状高分子PAMAH对水杨酸的增溶实验第34页
  2.6.4 树状高分子PAMAM对布洛芬的增溶实验第34-35页
  2.6.5 SDS对苯甲酸的增溶实验第35页
  2.6.6 SDS对水杨酸的增溶实验第35页
  2.6.7 SDS对布洛芬的增溶实验第35-37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37-52页
 3.1 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PAMAM的合成第37-41页
  3.1.1 对试剂与反应溶剂的选择第37页
  3.1.2 对反应条件的控制第37页
  3.1.3 收率第37-38页
  3.1.4 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8-41页
 3.2 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PAMAM的端基修饰第41-44页
  3.2.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41-42页
  3.2.2 产品的分离第42页
  3.2.3 产物的一般性质第42页
  3.2.4 0.5G PAMAM-OH的红外光谱第42-43页
  3.2.5 1.5G PAMAM-OH的红外光谱第43页
  3.2.6 1.5G PAMAM-K的红外光谱第43-44页
 3.3 树状高分子PAMAM-Me与PAMAM-OH表面活性研究第44-45页
 3.4 树状高分子PAMAM对药物分子增溶作用的研究第45-51页
  3.4.1 SDS对苯甲酸、水杨酸和布洛芬的增溶行为第46-47页
  3.4.2 半代PAMAM对苯甲酸、水杨酸和布洛芬的增溶行为第47-48页
  3.4.3 PAMAM-OH对苯甲酸、水杨酸和布洛芬的增溶行为第48-50页
  3.4.4 PAMAM-K对苯甲酸、水杨酸和布洛芬的增溶行为第50-51页
 3.5 基于形状的分子识别第51-52页
第四章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第54-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论析
下一篇:(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在西部公路防排水设施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