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处理和存储一体化体系结构的研究

目录第1-7页
图表目录第7-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一体化体系结构的背景第11-15页
     ·存储器/处理器的性能差距第11-12页
     ·一体化体系结构的历史和现状第12-13页
     ·应用需求的推动第13-15页
 §1.2 研究目标第15-16页
 §1.3 本文研究成果第16页
 §1.4 本文的组织第16-18页
第二章 典型的PIM结构第18-31页
 §2.1 CRAM微体系结构第18-20页
     ·CRAM体系结构第18-19页
     ·并行处理的应用第19-20页
     ·系统设计中的挑战第20页
 §2.2 PPRAM体系结构第20-22页
 §2.3 VIRAM-1微体系结构第22-31页
     ·MIPS 5Kc标量核第22-23页
     ·向量协处理器第23-27页
     ·VIRAM-1的实现第27-29页
     ·VIRAM-1的特点第29-31页
第三章 PMIA的结构设计第31-61页
 §3.1 PMIA总体设计思路第31-33页
     ·分布式向量寄存器文件第31-32页
     ·精确异常的支持第32-33页
     ·流出逻辑的改变第33页
     ·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讯模型第33页
 §3.2 整体设计方案第33-43页
     ·设计目标第33-34页
     ·PMIA的总体构架第34-35页
     ·相关的数据结构第35-38页
     ·PMIA的总体调度算法第38-41页
     ·对向量链接的支持第41-43页
     ·程序自适应第43页
 §3.3 通道与功能模块的组织第43-45页
 §3.4 流出逻辑第45-50页
     ·流出策略第46-47页
     ·流出逻辑的基本操作第47-48页
     ·流出逻辑工作流程第48-50页
 §3.5 通讯网络第50-55页
     ·通讯的模型第51-52页
     ·通讯网络的组织第52-53页
     ·通讯网络的工作第53-55页
 §3.6 精确异常支持第55-56页
 §3.7 执行实例第56-61页
第四章 PMIA存储系统设计第61-67页
 §4.1 存储系统的层次第61-62页
 §4.2 存储器组织方式第62-66页
     ·存储体和子存储体第62-64页
     ·存储体中的缓沖第64页
     ·存储体的编址模式第64-65页
     ·对多处理器系统的支持第65页
     ·存储器同处理器的互连网络第65-66页
 §4.3 访存一致性的支持第66-67页
第五章 PMIA性能分析第67-72页
 §5.1 DLXVsim介绍第67-69页
     ·DLXVsim命令第67-68页
     ·DLXVsim的使用说明第68-69页
 §5.2 模拟结果和分析第69-72页
第六章 基于PMIA构建的多处理器系统第72-79页
 §6.1 多处理器系统简介第72-73页
 §6.2 多处理器系统中的关键问题第73页
 §6.3 基于PMIA的多处理器系统组织第73-77页
     ·多处理器系统构架第73-74页
     ·一致性问题第74-75页
     ·通信机制第75-76页
     ·进程迁移第76-77页
 §6.4 多处理器系统特征第77-79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79-80页
 §7.1 全文工作总结第79页
 §7.2 进一步的工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附录A DLXV体系结构第84-87页
附录B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企业产权结构及绩效研究
下一篇:论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