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量化记忆模型参数确定与应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引言 | 第7页 |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非线性弹性模型 | 第8-9页 |
·动弹塑性模型 | 第9-10页 |
·土工动力测试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 第11-12页 |
第二章 SM模型理论介绍 | 第12-25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量化记忆的基本思想与建立过程 | 第13-18页 |
·SM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13-14页 |
·SM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14-16页 |
·SM的算法实现 | 第16-17页 |
·SM的结构 | 第17-18页 |
·各向异性情况下的BSM模型 | 第18-19页 |
·SM模型与其他一些模型的联系 | 第19-23页 |
·Hardin-Drnevich模型 | 第19-20页 |
·Ramberg-Osgood模型 | 第20-21页 |
·多屈服面塑性模型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试验参数的确定与分析 | 第25-44页 |
·引言 | 第25页 |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第25-32页 |
·使用的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局部位移计 | 第26-28页 |
·试样制备 | 第28页 |
·常规动三轴试验 | 第28-31页 |
·常规试验处理结果 | 第31-32页 |
·SM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32-35页 |
·试验参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 第33-35页 |
·拟合结果 | 第35-38页 |
·SM模型参数和应变水平及围压的关系 | 第38-41页 |
·不同应变水平和围压下滞回圈的拟合 | 第38-39页 |
·SM参数与应变水平及围压的关系 | 第39-41页 |
·双线性SM模型(BSM)的应用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土体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44-58页 |
·引言 | 第44页 |
·土体非线性动力方程及其求解 | 第44-47页 |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4-45页 |
·动力非线性方程的增量-迭代解法 | 第45-46页 |
·动力平衡中矩阵[M],[C]以及基频(的确定 | 第46-47页 |
·模量衰减的考虑 | 第47-50页 |
·循环剪切中的切线模量的弱化 | 第47-48页 |
·在单剪试验和三轴试验中的周期弱化 | 第48-49页 |
·等效周期荷载次数的确定 | 第49-50页 |
·工程实例 某土坝动力分析 | 第50-57页 |
·工程概况及单元剖分 | 第50页 |
·静力计算 | 第50-52页 |
·动力计算条件与参数 | 第52页 |
·计算成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