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发展中国民航飞机国内租赁业务
导论 | 第1-12页 |
一、 租赁:中国民航腾飞的“发动机” | 第8-9页 |
二、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三、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飞机租赁业务概述 | 第12-29页 |
一、 飞机租赁业务的种类 | 第12-16页 |
(一) 按照交易过程分类 | 第13-14页 |
(二) 按照出租人提供的服务状况分类 | 第14页 |
(三) 按照租赁参与方的国籍分类 | 第14-15页 |
(四) 按照出租人的资金来源结构分类 | 第15页 |
(五) 按照飞机的新旧程度分类 | 第15-16页 |
(六) 按照租赁模式分类 | 第16页 |
二、 飞机租赁的两种交易模式 | 第16-25页 |
(一) 飞机的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 | 第16-19页 |
(二) 不同租赁模式对航空公司的不同意义 | 第19-21页 |
(三) 我国飞机进口租赁业务概述 | 第21-25页 |
三、 中国民航飞机租赁业务的现状 | 第25-29页 |
(一) 中国民航飞机租赁业务的现状 | 第25-27页 |
(二) 形成国际资本垄断的原因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发展飞机国内租赁业务的重要意义 | 第29-40页 |
一、 发展飞机国内租赁业务的意义 | 第29-37页 |
(一) 现代租赁的功能 | 第29-30页 |
(二) 发展飞机国内租赁业务的重要意义 | 第30-37页 |
二、 开展飞机国内租赁业务的现实性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健全国内租赁市场发展飞机租赁业务 | 第40-61页 |
一、 飞机租赁市场 | 第41-42页 |
二、 培养飞机租赁市场的经营主体 | 第42-49页 |
(一) 我国租赁公司的现状 | 第42-44页 |
(二) 租赁行业的市场准入问题 | 第44-46页 |
(三) 租赁公司的行业管理问题 | 第46-47页 |
(四) 培养大型专业化的飞机租赁公司 | 第47-49页 |
三、 健全飞机租赁市场的市场环境 | 第49-57页 |
(一) 完善法律和制度规范 | 第49-50页 |
(二) 实施鼓励性政策 | 第50-54页 |
(三) 构建资金融通体系 | 第54-57页 |
四、 建立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 第57-59页 |
五、 租赁模式的创新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开展飞机出售回租业务 | 第61-65页 |
一、 飞机出售回租业务的内涵 | 第61-62页 |
二、 开展飞机出售回租业务的现实意义 | 第62-63页 |
三、 飞机出售回租业务案例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