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载药毫微粒材料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2 理论 | 第13-30页 |
2-1 制备毫微粒控释系统的材料 | 第13-17页 |
2-2 表面活性剂 | 第17-24页 |
2-2-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 第17页 |
2-2-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第17页 |
2-2-3 乳化剂的胶束及增溶作用 | 第17-21页 |
2-2-3-1 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第17-20页 |
2-2-3-2 乳化剂的胶束增溶作用 | 第20-21页 |
2-2-4 乳化剂的HLB值 | 第21-24页 |
2-2-4-1 定义 | 第21页 |
2-2-4-2 HLB值的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2-2-4-3 HLB值的加和性 | 第22页 |
2-2-4-4 医用乳化剂 | 第22-24页 |
2-3 制备毫微粒控释系统的方法 | 第24-30页 |
2-3-1 液中干燥法 | 第24-25页 |
2-3-2 界面沉淀法 | 第25页 |
2-3-3 界面聚合法 | 第25页 |
2-3-4 乳液聚合法 | 第25-30页 |
2-3-4-1 乳液聚合定义 | 第25-26页 |
2-3-4-2 乳液聚合的机理 | 第26-27页 |
2-3-4-3 乳液聚合的动力学 | 第27-30页 |
3 实验 | 第30-36页 |
3-1 材料和仪器 | 第30页 |
3-2 空白毫微粒的制备 | 第30-31页 |
3-3 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第31页 |
3-4 药物分析 | 第31-32页 |
3-5 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 | 第32页 |
3-6 有机相的组成 | 第32-34页 |
3-7 pH的影响 | 第34页 |
3-8 乳化剂的影响 | 第34页 |
3-9 5-Fu的影响 | 第34页 |
3-10 体外实验 | 第34-36页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59页 |
4-1 核磁共振谱 | 第36-39页 |
4-2 有机相组成的影响 | 第39-45页 |
4-2-1 乙醇和油 | 第39-42页 |
4-2-2 界面聚合毫微囊形成和结构 | 第42-43页 |
4-2-3 单体与油 | 第43-45页 |
4-3 pH值的影响 | 第45-48页 |
4-4 乳化剂的影响 | 第48-51页 |
4-5 5-Fu的影响 | 第51-52页 |
4-6 药物体外释放的研究 | 第52-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