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页 |
1 国内外葡萄的生态适宜性研究概述 | 第9-16页 |
1.1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简述 | 第9-10页 |
1.2 葡萄的气候适宜性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 葡萄的土壤适宜性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4 国内外葡萄发展与种植区划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研究区生态环境概况 | 第16-1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3.1 供试材料 | 第18页 |
2.3.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43页 |
3.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葡萄的土壤适宜性分析 | 第21-35页 |
3.1.1 土壤基本条件 | 第21-22页 |
3.1.2 葡萄的物候期与生长情况 | 第22-23页 |
3.1.3 葡萄产量和品质 | 第23-26页 |
3.1.3.1 葡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第23-25页 |
3.1.3.2 葡萄的品质 | 第25-26页 |
3.1.4 葡萄营养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6-29页 |
3.1.5 土壤条件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第29-34页 |
3.1.5.1 葡萄营养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 | 第29-32页 |
3.1.5.2 土壤水分状况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第32页 |
3.1.5.3 土壤其它性状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6 地形和水热条件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葡萄的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布局 | 第35-43页 |
3.2.1 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 | 第35-36页 |
3.2.2 土壤生态适宜性分析 | 第36-39页 |
3.2.3 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 | 第39页 |
3.2.4 生态适宜性布局 | 第39-42页 |
3.2.5 品种布局 | 第42-43页 |
4 结论 | 第43-44页 |
5 后续研究设想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