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9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无线网络的特点 | 第9-11页 |
1.3 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1.3.1 基于两状态无线链路的调度算法[8] | 第11-13页 |
1.3.2 基于数据率自适应物理层的无线资源分配与调度算法 | 第13-14页 |
1.3.3 Utility函数在资源分配与调度算法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5-19页 |
1.4.1 无线资源分配与调度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15-16页 |
1.4.2 分时间尺度的无线资源分配和调度 | 第16-17页 |
1.4.3 Utility函数与优化问题的求解 | 第17页 |
1.4.4 系统仿真 | 第17-18页 |
1.4.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技术背景 | 第19-27页 |
2.1 无线信道的多尺度衰落特性 | 第19-22页 |
2.1.1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 | 第19页 |
2.1.2 对数正态阴影衰落 | 第19-20页 |
2.1.3 平坦衰落(Flatfading) | 第20-21页 |
2.1.4 频率选择性衰落(Frequencyselectivefading) | 第21-22页 |
2.1.5 两状态Markov无线信道模型 | 第22页 |
2.2 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技术 | 第22-23页 |
2.3 IMT-2000的主要提案及主要特点 | 第23-25页 |
2.4 HDR技术简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分时间尺度的无线资源分配与调度 | 第27-39页 |
3.1 基本思路 | 第27-28页 |
3.2 效率函数 | 第28-29页 |
3.3 Utility函数与QoS要求 | 第29-31页 |
3.4 无线衰落信道条件的多时间尺度分解 | 第31-32页 |
3.5 系统模型 | 第32-34页 |
3.6 优化问题求解 | 第34-39页 |
第四章 算法的实现与计算机仿真 | 第39-47页 |
4.1 算法的实现 | 第39-41页 |
4.1.1 资源分配算法的实现 | 第39-40页 |
4.1.2 资源调度算法的实现 | 第40-41页 |
4.2 仿真环境与参数 | 第41-42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广义循环A/D转换器的优化设计 | 第55-63页 |
A.1 混沌迭代广义循环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 第55-58页 |
A.2 误差分析 | 第58-60页 |
A.3 高斯白噪声背景下的最优混沌迭代函数 | 第60-62页 |
A.4 小结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