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8页 |
第一节 肾气丸的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一、历代医家对肾气丸的论述 | 第13页 |
二、肾气丸现代临床研究 | 第13-15页 |
三、肾气丸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肾阳虚证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一、肾阳虚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沿革 | 第17-18页 |
二、建国以来对肾阳虚证的诊断标准 | 第18页 |
三、肾阳虚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19-22页 |
一、肾阳虚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二、肾阳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第四节 本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 | 第22-23页 |
第五节 本课题指标因子的选择 | 第23-28页 |
一、泌乳素(PRL) | 第23页 |
二、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 | 第23页 |
三、雌二醇(E_2) | 第23页 |
四、睾酮(T) | 第23页 |
五、孕酮(P) | 第23-24页 |
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醇(Cor) | 第24-25页 |
七、TNF-α与COPD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8-60页 |
第一节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应激性试验的观察 | 第28-39页 |
提要 | 第28-29页 |
一、对肾阳虚模型大鼠体重及脏器重量指数的影响 | 第29-32页 |
二、对肾阳虚模型大鼠肛门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三、对肾阳虚模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第33-34页 |
四、对肾阳虚模型动物抗疲劳机能试验的影响 | 第34-37页 |
五、对肾阳虚模型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 第37-38页 |
六、讨论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的观察 | 第39-42页 |
提要 | 第39-40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二、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42页 |
四、讨论 | 第42页 |
第三节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血清中相关因子的检测 | 第42-60页 |
一、HPG轴相关因子的检测 | 第42-51页 |
二、HPA轴相关因子的检测 | 第51-55页 |
三、TNF-α的检测与COPD的关系 | 第55-60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60-67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60-6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61页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第四节 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8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