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使用电力线载波进行通信的背景 | 第7-8页 |
1.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进展 | 第8-12页 |
1.2.1 窄带通信技术 | 第8-10页 |
1.2.2 扩频通信技术 | 第10-12页 |
1.3 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电力线特性分析和FSK调制 | 第14-29页 |
2.1 噪声条件下的电力线衰减特性 | 第14-18页 |
2.1.1 衰减测试的方法 | 第15-16页 |
2.1.2 电力线衰减特性的一般规律 | 第16-17页 |
2.1.3 衰减特性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的影响和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2.2 适于电力线载波传输的调制方式—FSK调制 | 第18-29页 |
2.2.1 概述 | 第18-19页 |
2.2.2 FSK调制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三章 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 第29-37页 |
3.1 通信系统总体组成 | 第29-31页 |
3.1.1 概述 | 第29-30页 |
3.1.2 电力线载波通信控制器设计方案 | 第30-31页 |
3.2 PC机-单片机通信电路设计 | 第31页 |
3.3 数据的存储电路设计 | 第31-35页 |
3.3.1 SPI总线的特征 | 第32页 |
3.3.2 X25045芯片的应用设计 | 第32-35页 |
3.4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电力线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 第37-51页 |
4.1 FSK调制解调芯片LM1893 | 第37-41页 |
4.1.1 LM1893简介 | 第37-38页 |
4.1.2 LM1893内部功能模块 | 第38-41页 |
4.2 调制解调器外围电路设计计算 | 第41-47页 |
4.2.1 发送器部分器件选择 | 第42-44页 |
4.2.2 接收器部分器件选择 | 第44-47页 |
4.3 电力线耦合电路设计 | 第47-51页 |
4.3.1 耦合电路图 | 第48页 |
4.3.2 变压器设计 | 第48-51页 |
第五章 通信协议和控制器编程 | 第51-75页 |
5.1 通信协议概述 | 第51-53页 |
5.1.1 概念和要求 | 第51-52页 |
5.1.2 系统通信协议的原型—CEBus | 第52-53页 |
5.2 基本数据编码方案 | 第53-56页 |
5.3 CRC编码程序设计 | 第56-59页 |
5.4 通信控制程序的编写 | 第59-70页 |
5.4.1 单片机的加电自检 | 第59-60页 |
5.4.2 发送信号延时的计算 | 第60-62页 |
5.4.3 电力线通信程序的编写 | 第62-63页 |
5.4.4 PC机和单片机的通信程序 | 第63-70页 |
5.5 数据的存储程序设计 | 第70-75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 | 第75-78页 |
6.1 实验测试结果 | 第75-77页 |
6.2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附图A | 第80-81页 |
附图B | 第81-82页 |
附: 通信协议程序 | 第82-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