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5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荧光 | 第9-15页 |
1.2.1 荧光的产生与荧光光谱 | 第9-11页 |
1.2.2 物质荧光的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1.2.3 荧光参数 | 第14-15页 |
1.3 荧光染料 | 第15-19页 |
1.4 香豆素类荧光染料 | 第19-26页 |
1.4.1 香豆素荧光染料的结构与合成 | 第20-24页 |
1.4.2 香豆素荧光染料的光谱性能 | 第24-26页 |
1.5 中间体的合成 | 第26-30页 |
1.5.1 4-N,N-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醛的合成 | 第26-27页 |
1.5.2 2-氰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27-30页 |
1.6 C.I.分散黄82的合成 | 第30-31页 |
1.7 C.I.分散黄232的合成 | 第31-35页 |
第二章 苯并咪唑型香豆素荧光染料的合成 | 第35-68页 |
2.1 4-N,N-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醛的合成 | 第35-41页 |
2.1.1 DMF与POCl_3的比例的确定 | 第36页 |
2.1.2 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6-39页 |
2.1.3 4-N,N-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醛的结构鉴定 | 第39-41页 |
2.2 2-氰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41-47页 |
2.2.1 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2-45页 |
2.2.2 2-氰甲基苯并咪唑的结构鉴定 | 第45-47页 |
2.3 C.I.分散黄82的合成 | 第47-58页 |
2.3.1 3-(2-苯并咪唑基)-7-二乙氨基香豆素亚胺的合成 | 第48-54页 |
2.3.2 C.I.分散黄82的合成 | 第54-58页 |
2.4 C.I.分散红277的合成 | 第58-63页 |
2.4.1 反应物配比的确定 | 第58-59页 |
2.4.2 溶剂种类的确定 | 第59页 |
2.4.3 溶剂量的确定 | 第59-60页 |
2.4.4 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60-61页 |
2.4.5 C.I.分散红277的鉴定 | 第61-63页 |
2.5 C.I.溶剂红196的合成及鉴定 | 第63-65页 |
2.6 C.I.分散红277的氰化反应 | 第65-68页 |
第三章 C.I.溶剂黄166:1的剖析 | 第68-79页 |
3.1 C.I.溶剂黄166:1的结构鉴定 | 第68-72页 |
3.1.1 C.I.溶剂黄166:1的分离提纯 | 第68-69页 |
3.1.2 组分的结构鉴定 | 第69-72页 |
3.2 C.I.溶剂黄166:1的合成验证 | 第72-79页 |
3.2.1 6-氯-2-氰甲基苯并噁唑的合成和鉴定 | 第72-76页 |
3.2.2 C.I.分散黄232的合成与鉴定 | 第76-79页 |
第四章 香豆素荧光染料的性能测试 | 第79-86页 |
4.1 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测试 | 第80-83页 |
4.2 染料染色性能的测试 | 第83-86页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86-93页 |
5.1 实验仪器 | 第8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6-93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