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22页 |
论文正文:HCPT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前后线粒体/核蛋白质组变化的定量分析 | 第22-150页 |
前言 | 第22-26页 |
第一部分 HCPT 诱导肝癌SMMC-7721 细胞线粒体凋亡模型的建立 | 第26-4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4页 |
2 结果 | 第34-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第二部分 线粒体的分离与纯度鉴定 | 第45-5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5-48页 |
2 结果 | 第48-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三部分 线粒体蛋白质组2DE-MALDI-TOF/MS 分析策略的建立 | 第53-7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8页 |
2 结果 | 第58-67页 |
3 讨论 | 第67-71页 |
小结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四部分 细胞凋亡前后线粒体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的定量分析 | 第74-128页 |
第一章 细胞凋亡前后线粒体中等溶解度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的定量分析 | 第80-10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8页 |
2 结果 | 第88-100页 |
3 讨论 | 第100-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第二章 细胞凋亡前后线粒体疏水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的定量分析 | 第106-12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07-108页 |
2 结果 | 第108-121页 |
3 讨论 | 第121-125页 |
小结 | 第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第五部分 细胞核纯度鉴定及细胞凋亡前后细胞核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的定量分析 | 第128-14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28-129页 |
2 结果 | 第129-140页 |
3 讨论 | 第140-143页 |
小结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7页 |
全文总结 | 第147-150页 |
文献综述 | 第150-176页 |
致谢 | 第176-1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述 | 第177-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