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的基本界定 | 第9-16页 |
·刑事和解之“和解” | 第9-12页 |
·目前各学者的研究重点 | 第12-14页 |
·重申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根基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刑事和解的制度明晰 | 第16-21页 |
·刑事和解制度不同于辩诉交易 | 第16-18页 |
·刑事和解制度不同于恢复性司法 | 第18-19页 |
·刑事和解制度不同于刑事调解制度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刑事和解制度“新”解 | 第21-35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质——外刑内民 | 第21-25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独特性 | 第22-23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存模式 | 第23-24页 |
·“刑事和解办公室” | 第24-25页 |
·刑事和解协议对量刑后果的影响 | 第25-31页 |
·侦查阶段 | 第27-28页 |
·侦查起诉阶段 | 第28-30页 |
·审判阶段 | 第30页 |
·执行阶段 | 第30-31页 |
·刑事和解制度新解——成功后免缓减刑的衡量标准 | 第31-35页 |
·加害人因素 | 第32-33页 |
·被害人因素 | 第33页 |
·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关系 | 第33-34页 |
·罪刑的轻重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局限性 | 第35-39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 第35-36页 |
·刑事和解制度与罪刑法定原则相背离 | 第36页 |
·刑事和解制度可能会破坏现有的法律道德评价 | 第36-37页 |
·刑事和解制度缺乏相应制度保障,难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生长空间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