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冷凝过程热力学仿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当前的能源现状和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耗能 | 第11-13页 |
·冷凝热回收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复合冷凝技术 | 第15-16页 |
·建筑冷热源系统常用的仿真软件以及系统仿真的发展 | 第16-18页 |
·有限时间热力学简介 | 第18-2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20-2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的创新性成果 | 第21-22页 |
第2章 复合冷凝模式的冷凝热回收技术 | 第22-34页 |
·传统建筑冷热源的冷凝方式 | 第22-23页 |
·冷热源机组冷凝热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 第23-25页 |
·应用于建筑冷热源系统的新型复合冷凝技术 | 第25-32页 |
·基于冷凝热回收技术和热泵技术的复合冷凝技术 | 第25-26页 |
·水冷+水冷复合冷凝模式 | 第26-28页 |
·风冷+水冷复合冷凝模式 | 第28-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内可逆循环与CYCLAPAD | 第34-45页 |
·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理论特征 | 第34-35页 |
·内可逆卡诺循环模型 | 第35-36页 |
·内可逆卡诺循环的效率 | 第36-38页 |
·CYCLEPAD 简介 | 第38-41页 |
·内可逆循环在CYCLEPAD 中的实现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复合冷凝的CYCLEPAD 模拟 | 第45-67页 |
·传统制冷循环的CYCLEPAD 模型 | 第45-54页 |
·复合冷凝模式制冷循环的CYCLEPAD 模型 | 第54-57页 |
·复合冷凝模式制冷循环的分析 | 第57-64页 |
·复合冷凝模式制冷循环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