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8页 |
·细菌纤维素的产生 | 第7-8页 |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及其产纤维素特点 | 第7-8页 |
·细菌纤维素的发酵生产 | 第8页 |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8-9页 |
·不同培养方式产细菌纤维素的形态与结构 | 第8页 |
·细菌纤维素的基本特性 | 第8-9页 |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概述 | 第9-17页 |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领域 | 第9-11页 |
·细菌纤维素膜应用于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细菌纤维素膜应用于扬声器振膜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8页 |
2 细菌纤维素膜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 | 第18-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菌种 | 第18页 |
·主要试剂及试验染料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主要培养基组成 | 第19页 |
·细菌纤维素载体的制备 | 第19-20页 |
·游离菌与固定化菌的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游离菌与固定化菌处理染料废水试验方法 | 第21页 |
·主要分析测定方法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37页 |
·孔雀石绿染料标准曲线 | 第21-22页 |
·动态培养固定化两种真菌的试验条件探索与分析 | 第22-24页 |
·静态共培养方式固定化两种真菌的试验条件探索与分析 | 第24-26页 |
·BC载体大小、数目对两种固定化真菌动态降解效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26-28页 |
·初始培养液pH值对两种固定化真菌降解效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28-33页 |
·初始染料浓度对两种固定化真菌降解效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33-36页 |
·固定化载体重复利用次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与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细菌纤维素膜固定化真菌条件、方式的探讨与比较 | 第37-38页 |
·细菌纤维素膜固定化真菌降解染料废水的条件探讨与比较 | 第38页 |
·细菌纤维素膜与其它固定化载体的相关性能比较 | 第38-39页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及发展方向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3 细菌纤维素膜应用于音响膜的初步研究 | 第41-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菌种 | 第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1页 |
·培养基组成 | 第41页 |
·细菌纤维素培养及后处理方法 | 第41页 |
·测试原理、方法与实验装置 | 第41-46页 |
·测试原理 | 第41-43页 |
·实验方法及装置设计 | 第43-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细菌纤维素悬臂梁膜片杨氏模量的测定 | 第46-48页 |
·细菌纤维素悬臂梁膜片损耗因子的测定 | 第48-51页 |
·不锈钢片动态杨氏模量的测定与分析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7页 |
·细菌纤维素膜结构对其杨氏模量的影响 | 第52页 |
·细菌纤维素培养方式及后处理对其杨氏模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影响试验结果测定精度的相关因素探讨 | 第53-54页 |
·细菌纤维素膜与其它传统音响膜性能比较 | 第54-56页 |
·细菌纤维素应用于音响膜的其它性能探讨及改进方法 | 第56-57页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及发展方向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4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