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数据场的体绘制和混合绘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三维地震可视化 | 第8-10页 |
·三维地震数据的物理含义 | 第8-9页 |
·三维地震可视化的方法 | 第9-10页 |
·混合绘制简介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2-14页 |
2 体绘制中关键问题的研究 | 第14-22页 |
·三维数据场数据类型 | 第14-15页 |
·数据本身的类型 | 第14页 |
·数据分布及连接关系类型 | 第14-15页 |
·体绘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第15-19页 |
·数据分类 | 第16-17页 |
·光学模型 | 第17-18页 |
·颜色与不透明度赋值 | 第18页 |
·直接体绘制中的视见方法 | 第18-19页 |
·直接体绘制技术 | 第19-21页 |
·光线投射法 | 第19页 |
·足迹表法 | 第19-20页 |
·错切变形法 | 第20页 |
·三维纹理映射法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地震数据分类和颜色赋值的分析 | 第22-28页 |
·地震数据分类和颜色赋值的意义 | 第22页 |
·地震数据分类的方法 | 第22-25页 |
·均匀分类算法 | 第23页 |
·基于均衡化的分类 | 第23-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颜色与不透明度赋值 | 第25-27页 |
·颜色与不透明度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颜色的分配 | 第25-26页 |
·数据到不透明度的映射 | 第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三维地震数据场光线投射算法研究 | 第28-47页 |
·光线投射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光线投射的算法实现 | 第29-39页 |
·算法模型 | 第29-31页 |
·多视角观察 | 第31-33页 |
·体数据盒对光线的剪裁 | 第33-34页 |
·采样点的插值计算 | 第34-36页 |
·图像合成 | 第36-39页 |
·地震数据场的光线投射算法的改进 | 第39-44页 |
·数据结构组织 | 第39-40页 |
·设定投影区域 | 第40-42页 |
·插值计算 | 第42-43页 |
·光照效应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混合绘制方法研究 | 第47-58页 |
·混合光线跟踪法 | 第47-48页 |
·一种组合型混合绘制算法 | 第48-54页 |
·面绘制的光线投射 | 第48-49页 |
·三角面片模型 | 第49页 |
·光线与三角面片求交 | 第49-52页 |
·交点处颜色计算 | 第52-54页 |
·合并单元表 | 第54页 |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束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