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第2章 建筑的伦理功能 | 第15-19页 |
·建筑的产生精神意义之根源 | 第15-16页 |
·建筑伦理功能的精神象征意义 | 第16-19页 |
第3章 中国传统伦理“礼制” | 第19-34页 |
·中国传统伦理制度的形成背景 | 第19-24页 |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9-21页 |
·独特的政治宗法制度 | 第21-22页 |
·独特的人伦主义文化氛围 | 第22-24页 |
·中国传统伦理制度的特质 | 第24-25页 |
·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核心—“礼制” | 第25-26页 |
·中国传统伦理“礼制”下的礼仪活动 | 第26-30页 |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中的“礼制”等级思想 | 第30-34页 |
第4章 传统建筑布局中的伦理“礼制”体现 | 第34-49页 |
·传统建筑布局的严格等级划分 | 第34-37页 |
·理性思考下的制度规范 | 第37-39页 |
·伦理“礼制”在传统宗教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 第39-41页 |
·传统帝陵建筑群布局中的伦理“礼制”体现 | 第41-45页 |
·至高无尚的帝陵制度 | 第41-44页 |
·帝陵建筑的伦理“礼制”内涵 | 第44-45页 |
·独特的“礼制”性建筑—明堂 | 第45-46页 |
·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中体现的伦理“礼制” | 第46-49页 |
第5章 当代新建筑文化中的伦理体现—“以老为尊”的居住空间构想 | 第49-67页 |
·当代新建筑文化中的伦理观继承 | 第49-51页 |
·“以老为尊”的居住空间布局构想 | 第51-67页 |
·关于老年人居住空间基本需求 | 第51-53页 |
·基于老人交往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导则 | 第53-6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读研期间的设计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