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5页 |
| 第一章 植物转基因技术和产业化现状 | 第12-19页 |
| 1.常用的植物基因转化方法 | 第12-14页 |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12-13页 |
| ·植物病毒介导法 | 第13页 |
| ·聚乙二醇(PEG)法 | 第13页 |
| ·基因枪轰击法 | 第13-14页 |
|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4页 |
| 2 转基因植物产业化现状 | 第14-19页 |
| 第二章 植物抗虫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 1 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BACILLUS THURINGIENSIS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BT-ICP)基因 | 第19-21页 |
| 2 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NASE INHIBITOR,PI)基因 | 第21-22页 |
| 3 植物凝集素(LECTIN)基因 | 第22-23页 |
| 4 淀粉酶抑制剂(A-AMYLASEINHIBITOR,A-AI)基因 | 第23-24页 |
| 5 其他常用抗虫基因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 第26-35页 |
| 1 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6-31页 |
|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移 | 第26-27页 |
| ·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 | 第27页 |
| ·目标害虫的抗性 | 第27-28页 |
|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29-31页 |
| 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 第31-32页 |
| 3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前景 | 第32-35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35-48页 |
| 第四章 转CRY1AB/CRY1AC基因BT水稻的抗虫性及其农艺性状研究 | 第35-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 ·供试水稻 | 第35-36页 |
| ·试验小区设计 | 第36页 |
| ·转基因水稻田间螟害控制效果的调查 | 第36-3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 ·TT9-4与IR72田间螟害控制效果的比较 | 第37-39页 |
| ·TT9-4和IR72水稻农艺性状的比较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转CRY1AB基因水稻的抗虫性及其农艺性状研究 | 第42-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供试水稻 | 第42页 |
| ·试验小区设计 | 第42-43页 |
| ·转基因水稻田间螟害控制效果的调查 | 第43页 |
| ·转基因水稻与亲本对照农艺性状的比较 | 第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Bt和汕优水稻田间螟害控制比较 | 第43-44页 |
| ·Bt水稻和汕优10号农艺性状的比较 | 第44-45页 |
| ·不同水稻之间Bt毒蛋白含量的比较 | 第45-46页 |
| 3 讨论 | 第46-48页 |
|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