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大蒜的生物学特性 | 第8-9页 |
·植物学特性 | 第8-9页 |
·根 | 第8页 |
·鳞茎 | 第8页 |
·叶 | 第8-9页 |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第9页 |
·温度 | 第9页 |
·光照 | 第9页 |
·水分 | 第9页 |
·土壤营养 | 第9页 |
·大蒜的利用价值 | 第9-11页 |
·营养价值 | 第10页 |
·医疗保健作用 | 第10-11页 |
·广谱抗菌作用 | 第10页 |
·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 第10页 |
·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 第10-11页 |
·大蒜的生产和销售概况 | 第11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的危害及病原 | 第11-12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蔬菜腐霉病害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国内外腐霉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蔬菜腐霉的危害特征及其病原 | 第13-14页 |
·腐霉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 第14-15页 |
·腐霉的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PCR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血清学检测技术 | 第16页 |
·蔬菜腐霉病害的防治 | 第16-19页 |
·抗病品种的选用 | 第16页 |
·农田管理措施的改善 | 第16-17页 |
·生物防治 | 第17-18页 |
·化学防治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 第19-20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致病力分化及生物学特性 | 第20-22页 |
·山东省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鉴定 | 第22-24页 |
·大蒜田间土壤腐霉动态观察及不同地区病土对大蒜影响 | 第24-25页 |
·山东省不同地区大蒜品种对大蒜腐霉根腐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25页 |
·山东省大蒜腐霉根腐病药剂筛选 | 第25-28页 |
·室内药剂筛选 | 第26-27页 |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53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害特征、病原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 第28-30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害特征 | 第28页 |
·山东省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分离 | 第28-29页 |
·山东省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致病性测定 | 第29-30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致病力分化及生物学特性 | 第30-32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致病力分化 | 第30-31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 | 第31-32页 |
·大蒜腐霉根腐病病原鉴定 | 第32-45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32-33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3-45页 |
·大蒜田间土壤腐霉动态观察及不同地区病土对大蒜影响 | 第45-47页 |
·盆栽大蒜腐霉动态观察试验调查结果 | 第45-46页 |
·不同地区病土对大蒜影响 | 第46-47页 |
·山东省不同地区大蒜品种对大蒜腐霉根腐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47-49页 |
·山东省大蒜腐霉根腐病药剂筛选 | 第49-53页 |
·室内药剂筛选 | 第49-51页 |
·药剂初步筛选 | 第49页 |
·药剂二次筛选 | 第49-51页 |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7页 |
·大蒜种植条件与根腐病发生的关系 | 第53页 |
·大蒜根腐病病原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 第53-54页 |
·腐霉田间动态与发病 | 第54页 |
·大蒜根腐病的品种抗病性与病原菌致病力分化 | 第54-55页 |
·室内药剂筛选与田间防治技术 | 第55页 |
·存在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附图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