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遥感监测在土壤盐渍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盐渍化特征 | 第15-21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5-19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9页 |
| ·研究区盐渍化特征 | 第19-21页 |
| 第三章:土壤盐渍化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研究及研究区资料 | 第21-28页 |
| ·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方法 | 第21页 |
| ·遥感动态监测 | 第21-23页 |
| ·目视分析 | 第22-23页 |
| ·自动处理分析 | 第23页 |
| ·土壤盐渍化动态监测的特点 | 第23-24页 |
| ·研究区数据源及野外考察 | 第24-28页 |
| ·研究中使用的数据 | 第24页 |
| ·研究区遥感影像信息特征 | 第24-25页 |
| ·野外考察方法 | 第25-28页 |
| 第四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8-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 ·研究手段概述 | 第28-30页 |
| ·遥感RS 技术 | 第28-29页 |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 第29页 |
|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 | 第29-30页 |
| ·研究条件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研究条件 | 第30-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遥感图象的处理 | 第33-62页 |
|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33-35页 |
| ·遥感影像校正 | 第33-35页 |
| ·遥感影像的季相模拟 | 第35页 |
| ·研究区图像裁切 | 第35页 |
| ·图像增强 | 第35-46页 |
| ·主成分变换 | 第36-38页 |
| ·K-T 变换 | 第38-40页 |
| ·直方图变换 | 第40-44页 |
| ·彩色合成 | 第44-46页 |
| ·图像分类 | 第46-57页 |
| ·贝叶斯网络分类 | 第46-50页 |
| ·土壤盐渍化分类系统 | 第50-52页 |
| ·分类方案 | 第52-54页 |
| ·训练样本 | 第54-55页 |
| ·专题信息自动提取 | 第55-57页 |
| ·分类结果与精度评价 | 第57-61页 |
| ·分类结果 | 第57-59页 |
| ·精度分析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监测及驱动因子分析 | 第62-78页 |
| ·土地盐渍化状况 | 第62页 |
| ·盐渍地动态变化监测 | 第62-66页 |
| ·土地类型变化转移 | 第62-65页 |
| ·盐渍地变化转移 | 第65-66页 |
| ·盐渍地变化分析图谱 | 第66-69页 |
| ·动态变化分析 | 第69-70页 |
| ·驱动因子分析 | 第70-78页 |
| ·土地盐渍化驱动力综合评价 | 第70页 |
| ·自然因素 | 第70-76页 |
| ·人为因素 | 第76-7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2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土地盐渍化改良建议 | 第79-81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