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1章 实践反思:发回重审制度运行现状之考察 | 第8-17页 |
·发回重审的比率分析 | 第8-10页 |
·发回重审的事由检讨 | 第10-13页 |
·发回重审的运作情况 | 第13-15页 |
·发回重审的裁定过程不够公开 | 第13-14页 |
·发回重审的决策不够严肃 | 第14页 |
·发回重审的结论不够权威 | 第14-15页 |
·发回重审制度的运行效果 | 第15-17页 |
第2章 弊端溯源:发回重审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17-22页 |
·立法理念上的误区 | 第17-19页 |
·制度设置上的缺陷 | 第19-22页 |
·发回重审的范围不确定 | 第19页 |
·发回重审的程序缺乏稳定性 | 第19-20页 |
·发回重审的标准不科学 | 第20-21页 |
·发回重审的规定存在漏洞 | 第21-22页 |
第3章 理性应对:重构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建议 | 第22-28页 |
·取消“原判认定事实错误或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标准 | 第22-23页 |
·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按“无害性原则”为标准决定是否发回重审 | 第23页 |
·以列举的形式明确发回重审的情形 | 第23-24页 |
·引进当事人自决机制 | 第24页 |
·确立禁止性事项 | 第24-25页 |
·取消再审中的发回重审程序 | 第25-26页 |
·建立发交重审与发回重审并存的制度 | 第26页 |
·规范二审发回重审的操作程序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