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11-12页 |
|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 ·钢管混凝土节点基本类型与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钢管混凝土节点基本类型 | 第14-17页 |
| ·钢管混凝土节点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本文拟进行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 第2章 有限元分析理论及本模型参数设定 | 第21-35页 |
|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 ·有限元方法介绍 | 第21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过程 | 第21-22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介绍 | 第22-29页 |
| ·ANSYS简介 | 第22页 |
| ·ANSYS软件主要特点 | 第22-23页 |
| ·ANSYS计算分析过程 | 第23页 |
| ·ANSYS非线性分析介绍 | 第23-24页 |
| ·屈服准则 | 第24-25页 |
| ·流动理论 | 第25-26页 |
| ·强化准则 | 第26-27页 |
|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27-28页 |
| ·增量步控制 | 第28页 |
| ·收敛容限 | 第28-29页 |
| ·极限承载力的判断 | 第29页 |
| ·本模型参数设定 | 第29-34页 |
| ·模型简化和假定 | 第29-30页 |
| ·建立模型 | 第30页 |
| ·单元介绍 | 第30-32页 |
| ·材料的属性定义 | 第32-33页 |
|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基于工程实际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35-45页 |
| ·工程实际概况 | 第35页 |
| ·简化后的模型 | 第35-36页 |
| ·钢筋及荷载布置 | 第36-44页 |
| ·只受型钢屈服力时 | 第37页 |
| ·钢筋屈服力对环板的影响 | 第37-40页 |
| ·斜梁对直梁的影响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改变角度后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45-68页 |
| ·角度为25°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5-49页 |
| ·钢筋及荷载布置 | 第45-46页 |
| ·只受型钢屈服力时 | 第46页 |
| ·钢筋屈服力对环板的影响 | 第46-49页 |
| ·角度为35°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9-54页 |
| ·钢筋及荷载布置 | 第50页 |
| ·只受型钢屈服力时 | 第50-51页 |
| ·钢筋屈服力对环板的影响 | 第51-54页 |
| ·角度为40°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4-60页 |
| ·钢筋及荷载布置 | 第55页 |
| ·只受型钢屈服力时 | 第55-56页 |
| ·钢筋屈服力对环板的影响 | 第56-60页 |
| ·角度为45°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60-66页 |
| ·钢筋及荷载布置 | 第61页 |
| ·只受型钢屈服力时 | 第61-62页 |
| ·钢筋屈服力对环板的影响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5章 不同角度之间计算结果对比 | 第68-74页 |
| ·结果对比分析 | 第68-72页 |
| ·各模型两梁交叉处的结果对比 | 第68-71页 |
| ·各模型整体结果对比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